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清镇视窗

清镇骆家桥村:支部建在产业上 村民变身“上班族”

2023年11月10日16:11 |
小字号

“骆家桥村的农业发展走设施化和标准化道路,是贵州农业发展的一种较好模式,这次来考察,拓宽了我们农业发展的眼界和思路。”近日,黔南州基层组织农技人员到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考察,黔南州基层农技人员黄海对该村优美生态环境和高标准蔬菜种植产业赞不绝口。

(1)清镇市骆家桥村蔬菜大棚中准备上市的辣椒(王磊 摄).jpg

清镇市骆家桥村蔬菜大棚中准备上市的辣椒。王磊摄

近年来,清镇市坚持以配强一个支书、建好一支队伍,打造一个服务中心、健全一个机制,找准一条路子“五个一”行动总揽,深耕基层、筑牢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凝心聚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200多个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今昔对比,曾经的骆家桥村因村党支部服务能力差、产业发展弱、群众意见大等原因被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农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产业旺不旺,关键在支部,为了推动村级产业发展,骆家桥村聚焦“配强一个支书”,在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李正伦挑起了重担。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政伦一上任就锚定了发展方向。为建强战斗堡垒,树牢“主心骨”,李政伦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2)清镇市骆家桥村蔬菜大棚(王磊 摄).jpg

清镇市骆家桥村蔬菜大棚。王磊摄

2019年,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清镇园区骆家桥基地启动,为了加强村委与蔬菜基地的合作,李正伦大力推动蔬菜基地党支部和村党支部联建,由骆家桥村的部分党员和贵阳农投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成立基地党支部,并由6名党员分别打造了6个党员示范棚。“通过党员示范棚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人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将学到的技术传授给群众。”李正伦说。

支部强起来后,全村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展势头越来越足,通过不断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和布局,骆家桥村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产业布局。现如今,全村辣椒种植总面积3206亩,每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大棚面积960亩,促进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增加。

村民王永芬2018年就将自家的两亩土地流转到基地。如今,她每年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还成为了基地里面的一名工人,一个月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大棚离村子很近,在这干活也很轻松。”“自从村上有了大棚之后,一有活我就来这干活,既照顾了家也挣到了钱,一年下来的收入也不比城里人差。”跟王永芬一起干活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3)李政伦正在为黔南基层农技人员考察团讲解(王磊 摄).jpg

李政伦正在为黔南基层农技人员考察团讲解。王磊摄

如今,“办公室上班族”成了村民的口头禅,村民口中的“办公室”就是地里的大棚,发展蔬菜大棚产业让村民摇身变成了“上班族”,不出村就鼓了腰包,还能照顾好家庭。

“务工人数比较多的时候,每天五六百人,正常情况下是3000多元一个月。除此之外,土地管理费、劳务派遣管理费和集体土地出租等,每年为村里带来的集体经济收入在80万左右。年均带动就业16万人次,人均收入增加6000元。”李正伦说。

产业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但是,骆家桥村并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下一步,骆家桥村将结合村情实际,加大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让村集体经济更加壮大,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李政伦说。(王磊、李齐 、罗继发)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