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网上群众路线贵州实践】贵州省民政厅:动态监测 防止返贫

记者 王秀芳
2023年11月10日08:06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每年能领到1万多元低保金,柴米油盐不愁了。”陈维奎是威宁县拱桥村村民,因肢体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且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出现困难。民政部门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将其纳入农村低保。如今,他家一年能领到16800元低保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贵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是贵州省民政厅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势,实现困难群众精准识别、精准纳入、精准退出、精准救助的创新举措。

2021年,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总体目标,贵州省民政厅率先在全国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形成横向汇集14个部门23类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汇总300余万条低收入人口数据,具有“防漏”“防错”双向预警核查功能的动态监测系统。

“实行‘省级统筹、市县督促、乡镇核实、平台监管’闭环管理,实现线上预警与线下核处有效衔接。”贵州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监测平台通过与7部门10类数据实时比对筛选,对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等未享受救助待遇的人员实施动态监测预警,通过线下入户核处,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

同时,建立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互通机制,通过与9部门13类数据实时比对,将死亡人口、企业登记、房产等作为“防错”监测预警比对数据源,通过线下入户核处,及时清理退出不符合对象。

数据显示,自建成投用以来,贵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发出“防漏”预警信息21余万条,主动将9955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发出“防错”预警信息1万余条,动态将893名不再符合条件的预警人员退出低保。

不仅如此,贵州省民政厅还依据预警人群困难类别和情形,通过“民政兜”“部门帮”“社会扶”等方式综合施策,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落实“民政兜”,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开展“部门帮”,根据低收入人口困难程度和类型,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转交医保、教育等部门落实相应专项社会救助。动员“社会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截至目前,贵州全省共将151.8万脱贫人口、35.5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落实教育救助771万人次、医疗救助269万人次、住房救助12.94万户;全省慈善组织累计募集款物总计11亿元。

“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贵州基本民生保障将更加完善,社会救助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贵州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贵州正全力推进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坚实的兜底保障。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