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禾丰乡:谱好乡村发展“三部曲”助力乡村振兴

秋意渐浓,穿越千亩水稻田,走过万寿桥,漫步于开阳县禾丰乡,一片欣欣向荣。整洁的路面,宽敞的街道,精致的农家小院……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禾丰乡底窝坝。
近年来,开阳县禾丰乡围绕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设施短板,以“农村五治”为重点,抓实农业生产,守好粮食安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聚焦强农兴农,谱好和美乡村“建设曲”
聚焦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助力强农兴农。积极开展党建协作,推进先进党支部建设,以支书带头、村委共建、党员发力,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抓好粮食安全,紧盯全年粮食生产总目标,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守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禾丰乡底窝坝稻田。
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打造多元化、多业态、多模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了集茶叶生产、加工、营销、旅游等综合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及“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茶叶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
聚焦和美乡村,谱好农村五治“升级曲”
聚焦农村“五治”工作,紧盯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各项工作目标,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提升农村风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结合实际全面推进“五治”各项工作。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农民群众,选准“治厕”模式,制定“治厕”标准,强化“治厕”队伍建设和技术指导,按照“小厕所、大民生”思想理念,坚持先试先行、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全乡86户新建和整改30户的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正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开工116户,已完成116户,开工率100%,完工率100%。
扎实推进村庄清洁工程,以创建“卫生村寨”为载体,创新方式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以乡统筹、村推进、村民落实的形式,针对当前影响我乡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广泛宣传、群策群力,集中力量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掀起人人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热潮。
创新乡村治理积分制模式。将群众自治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作为积分制工作的风向标,由“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推荐代表组成积分评审委员会,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五治+N个减分项”作为积分制管理评选标准。着力聚焦于群众“提出了什么、参与了什么、推动了什么、变化了什么”,具体由积分制推广运用工作联络员负责农户积分申报、收集、记录、初审等工作,促进群众积极参与、担当奉献,把基层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严在平常。目前,禾丰乡王车村实行以户为单位考核,每户基础分为100分,积分150分以上可兑换积分超市对应分值奖品。
聚焦富民强村,谱好乡村发展“振兴曲”
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增强带民致富能力。采取积极争取,鼓励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强化金融政策扶持,切实做好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在基本医保和社会救助政策基础上,用好“防返贫”保险,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同时,依托产业带动、以工代赈,组织27名“弱劳力”就近从事简易劳动,每年人均增收0.32万元以上。
禾丰乡云山茶海。
农文旅深度融合,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禾丰乡围绕“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目标,大力推进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农业向旅游延伸,旅游向农业拓展,打造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格局。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入股等形式,引导当地居民发展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禾丰现有茶叶企业7家,茶叶种植面积17850亩,投产面积17850亩,年产量1385吨,茶叶产值2.75亿,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0万人次。(图/文 范丽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