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观山湖区宇虹社区:孵化“豌豆家”儿童之家 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3年09月30日12:23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下午3点半,我们在儿童之家课堂学习,周一我们的葫芦丝课堂开课了,周末我们约着去活动室跳舞,假期我们去当小小职业体验员。”在观山湖区云潭街道宇虹社区,放学的孩子有老师辅导、家里的老人有娱乐场地,他们周周有活动、暑期有计划,这样的画面是离不开社区“豌豆家”儿童之家的打造。

儿童之家老师正在给放学的学生辅导功课.jpg

儿童之家老师正在给放学的学生辅导功课。

近年来,宇虹社区以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为契机,结合社区少年儿童占比较高的情况,建立多方位儿童关爱体系,创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二个家”,以“小朋友”带动“大家庭”,以“小治理”推动“大贡献”,以探索社区综合体建设助力社区发展治理。

2020年12月,宇虹社区初建,如何做好居民群众服务工作,建立起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连心桥”,成为当时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龚玲的“心中事”。

儿童之家老师正在陪孩子们阅读书籍.jpg

儿童之家老师正在陪孩子们阅读书籍。

“社区发展治理重要的是人,如何让居民参与进来,这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方向。”龚玲介绍道,当时,社区把重心放在了青少年身上,在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群策群力下,依托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儿童之家“前身”的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建立,但在运行中,由于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场地受限等因素让阵地的打造效果平平。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重新思考整理后,她想出了“一小带动两头”的工作思路,即“一老一小一青壮”,通过儿童带动家中老人和青壮年参与到社区中来,于是儿童之家经历了1.0到2.0的蜕变,分阶段实现了从最初的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到“儿童之家”的升级换代。

孩子们在“豌豆家”儿童之家玩耍.jpg

孩子们在“豌豆家”儿童之家玩耍。

基于此,一个以社区为单位,以儿童中心为载体,整合政府、社区、机构、家庭优势资源的模式产生,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逻辑”的运行模式,聚焦服务社区儿童,由社区提供免费场所,提供“公益+普惠”式服务,引进并孵化第三方企业“豌豆家”儿童之家,下沉到社区中实施服务,开展各类活动和课程,为儿童提供学习环境和良好成长氛围。

“‘豌豆家’儿童之家是我们在社区的‘新家’,将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龚玲说,目前“豌豆家”儿童之家占地近500平方米,围绕临时照料和课后托管、心理社会支持、儿童保护等开展服务,形成了完整的少儿活动服务体系。此外,社区还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建立了包括律师、医生、教师、离退休干部等在内共计230余人的爱心“大家庭”和30余人的“爱心妈妈”团队,深入开展儿童教育、心理辅导等工作。

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寒假志愿者主题活动.jpg

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寒假志愿者主题活动。

“一头连着家长,一头连接社区。”依托儿童之家的建立完善,银铃e家、社区艺术团、“梧桐树”青年之家等涵盖居民全龄段的社区服务综合体日渐完善,增强了服务黏度和居民的参与程度,有效赋能社区综合建设的模式,为社区的综合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能不能在大门口新增一条斑马线,方便接送孩子?”“能建立一个卫生室方便我们看病吗?”……“困难问题需求机制”是宇虹社区建立的收集群众意见的方式之一,通过入户走访、坝坝会、联户联心群、“码上办”等方式,畅通渠道,收集小区居民各类问题困难需求清单。

针对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社区居委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新建了一条斑马线,社区周边的“口袋公园”也在社区居委会的努力下建成,社区周边的卫生室也在2023年建立,方便了居民就医渠道……

截至目前,宇虹社区已经收集并解决居民的实事20余件。反映的事有回应了,希望解决的事成功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了,切实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作用。

嫩绿色的豌豆,代表着社区充满蓬勃希望的未成年人;而豌豆荚则用坚固的外壳,守护着嫩绿的希望。目前,宇虹社区正以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为“总目标”“大方向”,以服务儿童为突破口,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供全年龄化服务为目标,不断丰富社区综合体建设,旨在有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文/图 关玉红)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