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平:“四在农家”创和美乡村

走进黄平县旧州镇川心堡村,一条条道路宽敞规整,一户户院落整洁美丽,一栋栋房子错落有致……山清水秀、宜居宜游,这是川心堡村近年来围绕“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工作,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的建设成果。
旧州镇川心堡村。
富在农家增收入
在川心堡村农户王吉友的家庭农场里,青绿、紫黑、玫瑰红的各色葡萄圆润饱满、晶莹剔透,成串成串地挂在藤蔓上,散发出沁人的甜香。
据该农场负责人王吉友介绍,该采摘园面积在4亩左右,种植了阳光玫瑰、玫瑰香、红提、青提等四个葡萄品种,亩产2000-3000斤,预计年收入15万元。
葡萄种植基地。
“我是在浙江学的葡萄种植技术,学成后回乡发展,至今已有五、六个年头了。在镇农业专家的指导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我时常外出参加种植技术培训,接受农技专家现场指导,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王吉友说。
据了解,该采摘园主打“小而精”路线,通过顾客到园现场采摘的模式盈利。川心堡村积极探索美村富民新路子,针对村级农业散户农业规模小、劳动力不足、投入资金有限等问题,以“支部带动、党员带头、专家结对”的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等措施,大力支持农户用好“微田园”“微庭院”、创办“微农场”“微牧场”,让农户的“方寸地”“巴掌地”释放新动能,谋取“微经济”。
学在农家长智慧
作为数字乡村示范点,川心堡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模式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打造以智慧党建为基础,集村务政务公开、宣传、治理为一体的联防联控平台,让村民在村委会就能观看电影、收听广播、学习法规、了解政策,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激活“和美城乡”建设新动能。
川心堡村党总支书记王才能告诉笔者,“我们村通过‘数字乡村’云播放频道,邀请党员先锋模范、村“两委成员”、乡贤寨佬、文明家庭等各类模范代表每周在云播放平台以顺口溜、苗歌、快板等村民喜闻乐见、接受度高的形式进行语音宣传,树新风、扬正气,潜移默化中植入文明意识。”
查看农作物长势。
同时,川心堡村将“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作为普法宣传阵地,积极在平台上播放法治教育警示片、宣传片,采取“警示片+电影”的播放形式,在院坝会上组织村民集中观看,增加村民观看意愿和注意力,增强观看效果,提升群众守法意识。
据统计,自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以来,川心堡村以实时、定时、联动等形式,播报反天价彩礼、反铺张浪费、反厚葬薄养等语音倡导140余条次,组织观看警示片2次,播放电影6场次,覆盖1800余人次,取得良好教育学习效果。
乐在农家爽精神
川心堡村蜂糖李种植基地,还没进采摘园,遥遥便看见车辆停成了长龙。放眼望去,一颗颗色泽鲜润、又大又圆的李子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游客和果农笑脸盈盈地穿梭在李子林间采摘果实。
“大家先来尝尝我们摘下来的现果,看看自己是喜欢口感硬点的还是软点的,摘的时候要选择受充足光照照耀的果子,会更甜更好吃。”基地负责人周庭海正在指导游客采摘。
川心堡村蜂糖李种植基地占地约有200余亩,种植有蜂糖李、五月脆、青脆李等多种品种的李子。2014年,周庭海夫妇二人回乡承包土地进行精品水果种植,至今已有9个年头。
一个个成熟饱满的李子挂满枝头。
“为了满足游客采摘需求,我们基地种植了多个品种的李子,5月到10月都是采摘期。”周庭海告诉笔者,今年李子收成还算不错,预计李子总产量能达10000多斤,销售额20万元。除了现场采摘外,基地还提供批发、快递服务,近至遵义、贵阳,远至浙江、上海,每天都得打包发出不少快递。
近年来,川心堡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强党建引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西瓜、桃子、李子等特色精品水果产业,大力打造村级农家乐旅游路线,让游客乐在农家乐。
美在农家展新貌
在黄平县旧州镇万亩大坝上,一片片野菜嫩绿欲滴,一颗颗野菜长势喜人,这里就是位于川心堡村的六源鲜野菜基地。
作为返乡创业的乡贤人才,程太芝的野菜基地每天都能有50名至60名留守老人、妇女到基地务工,每人能有2000元至3000元的月收入,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每年带来一笔固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有力带动乡村振兴,获得村党支部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
联防联控平台。
今年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自“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到公司进行政策宣传后,程太芝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政策赞同和工作热情。
“我们山野菜产业,就是来源于乡村、根植于乡村的,我认为山野菜是极具代表性的乡村土特产,应该出现在家家户户的庭院中。”员工大会上,程太芝倡导鼓励员工们在自家房前屋后空地建设“微菜园”,重点是把山野菜这一乡村土特产也种植其中。她更是鼓励员工们无私分享野菜种植养护技巧,带动川心堡村众多村民群众自发建设“微菜园”。
程太芝已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工作,“下一步,我想把一些常见的、容易种植的、易存活的山野菜的种植技术在全镇推广,争取让山野菜这一乡村土特产出现在家家户户的‘微菜园’中,带动更多群众建设美丽庭院!”
川心堡村的建设成果只是旧州镇坚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城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旧州镇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围绕“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工作,以争取打造“四季赏花、四季采摘、四季游玩”的农旅休闲品牌为目标,打造了一批红色旅游、文化游、民宿游、生态游等精品线路,赋能乡村振兴。(图/文 石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