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省税务局

贵州毕节:硬“核”生长背后的“税力量”

2023年09月25日14:06 |
小字号

金秋九月,正值核桃成熟的季节,赫章县可乐乡农场村的老百姓们正抢抓农时采摘、脱青皮、晾晒,田间地头、房前院坝都能看到成堆褪下的青皮和正在晾晒的核桃。农场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一棵树龄160多年的核桃古树,依然结出了累累硕果。村民王涛手起杆落,果园里下起了一阵“核桃雨”。王涛说,这棵古树每年都要结果四五百斤,是名副其实的核桃树王。“今年的气候适宜核桃生长,收成不错,今年挂果比去年差不多增加了两成。按照今年的价格能比去年增收好几千元呢。”

赫章是南方泡核桃的分布中心之一,百年核桃古树遍布全县各乡镇。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的赫章,因其原生优质核桃种质资源获得了一张张国家级金字招牌,享誉国内外。“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果品著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赫章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关注相关行业企业动态,精准推送税惠红利,通过建立电商企业服务专班和税企沟通微信群,成立“税务助农”服务队,在辖区内各乡镇建立“税务服务站”,为农户、合作社和农产品销售企业提供涉税“全流程”服务,将优质高效的服务送到纳税人缴费人的身边,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做强产业,助力“小核桃”顺利走向海外市场。

“我们的核桃,壳厚适中、核仁色浅、含油量高,是中国林科院、贵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省核桃研究所、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对老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鉴别和选育出了‘黔核5号、6号、7号、8号’四个本地优良品种。主要商品指标超过了国际特级商品核桃标准,干果市场价格可达每斤30元。“来自毕节赫章县平山乡的“70后”农村主播顾贵菊,正抢抓时间,开启了自己熟为人知的直播带货“新农活”。

顾贵菊在外地打工回乡创办了“贵州乡里人家农产品电商服务有限公司”,依靠得天独厚的核桃资源,主营以赫章核桃为主要原料生产加工的混合坚果、地方土特产等符合地域特色的产品,销往广州、北京、上海、山东、湖南、重庆、浙江等市场。核桃的种植加工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以前我们只是做线下销售,因缺乏经验,公司在创办的前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知道这件事并不容易,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后来发现直播带货能拓宽销路,决定线上线下一起做。”打印票据、包装产品、贴胶装箱……上午直播带货,下午晚上配货,顾贵菊公司在井然有序的运转下不断将电商机遇转化为经济效益。“要说直播带货给我们带来新的商机,那么税费优惠政策则给我增添了强大的经营信心。受益于各类税收优惠政策,2022年以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75.3万元,其中销售蔬菜的24.1万元享受了免征增值税,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加计扣除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核桃的种植加工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2万亩,挂果核桃32万亩,年产坚果2.5万吨,年产值近15亿元,其中坚果产值10亿元,加工业产值5亿元。核桃已成为赫章县推进乡村振兴、富民兴县的重要产业之一。

“我们一路走来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帮助。”毕节市赫章县付明会食品加工厂公司的炉火正旺,生产包装车间一片繁忙。

“从农历八月份开始,就没停过,一直在工作。”付明会说道。毕节市赫章县付明会食品加工厂是“熬糖世家”,继承祖传手艺的同时,也不拘于传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良配方,增加核桃糖种类,将家庭作坊发展成一个有10余名工人的制糖公司。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除了享受增值税不达起征点的优惠,还享受“六税两费”等其他税收减免。毕节市赫章县付明会食品加工厂选用的都是“黔核7号”核桃为原料,口感酥脆,甜而不腻,很受市场欢迎。目前有4等多个品种,主要销往毕节、贵阳、六盘水以及云南、浙江、广东等地。

“在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下,我们有更多充足的资金和时间提升核桃糖制作工艺。更期待的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生产规模能够进一步扩大,带动周边村民的就业和共同致富。”付明会介绍,毕节市赫章县付明会食品加工厂每年生产二十六、七吨核桃糖,周边的核桃种植户根本不愁销路,有的还要提前给种植户预定。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今,随着精深加工企业越来越多,赫章核桃已实现树枝、青皮、外壳、果仁全利用,构建起了完整的核桃加工产业链条,从采摘到运输、加工,小小核桃带动着千万资金流转通达。目前,该县有生产核桃乳、核桃糖、核桃工艺品、核桃油等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企业近60家,年产值达5亿元。

据赫章县税务局负责人李兴江介绍,“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协同当地政府部门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创新出实招,提升税费服务质效,推动税收优惠政策精准、快捷直达市场主体,提振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童霖、邓禹)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