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 46名青少年走进荔波茂兰探寻自然生态之美

行走绿色“喀斯特王国”,聆听山涧鸟语虫鸣,探究苔藓微世界,感受山、水、林、洞、瀑、石的最佳融合……8月15—16日,“走进森林,呵护自然”——2023全国生态日走进森林自然教育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6名青少年走进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研学方式,探寻自然奥秘,领略生态之美。
2023全国生态日走进森林自然教育活动·茂兰站启动仪式。
作为最早登陆的绿色植物,常见的苔藓有哪些,它们会光合作用吗?为什么昆虫有趋光性,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洞穴是怎么形成的,洞穴里的堆积物有什么不一样?……
探究苔藓微世界。
在两天一夜的研学行程中,活动设置了“苔藓微世界”“化茧成蝶”“森林夜观之暗夜小精灵”“植物大侦探”“狮子王的宫殿”等不同环节。期间,来自木与木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的老师带着孩子们森林游学、丛林溯溪、夜观昆虫、溶洞探险,在寓教于乐中了解茂兰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知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
丛林溯溪。
“我太喜欢这个活动了,不仅认识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动植物,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说起这次活动的收获,团队里的胡蝶小朋友满心激动地说。在第一天的集合破冰行动时,老师就让每个小朋友都取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然名”,而在接下来的研学活动中,他们不仅在森林中找到了这些“自然名”的真实存在,了解了他们的特点和习性,同时也牢牢记住了每个人的独特名字,让这趟旅行充满了别样乐趣。
森林游学。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能让我们愉快和充盈起来,让人充满力量。”木与木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导师吴娇说。两天的相伴,她用自己的耐心和极具共情力的讲解,带着孩子们遨游在森林与知识的海洋中,她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告别“自然缺失症”,成为森林“探险家”。
夜观昆虫。
据悉,本次森林教育活动作为贵州省“全国生态日”系列宣传活动之一,由贵州省林业局、贵州省关注森林活动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办,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贵定县甘溪林场同步开展,旨在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自然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理解,倡导孩子们多走进森林,拥抱青山绿水,感受自然之美。
溶洞探险。
“茂兰保护区就像是一本珍贵的自然百科全书,在这片喀斯特王国的绿色海洋之中,只有真正到来的人才能感受到她的魅力所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余登利表示。
孩子们合作画出“我们的生态家园”。
据介绍,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喀斯特森林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残存下来的一片面积最大、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有267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2种;有脊椎动物58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6种,被誉为动植物中的“天然基因库”,是开展科学研究、自然体验、教学实习的天然课堂和实验室。
集体合影。
多年来,保护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展科普宣传由来已久,同时积极探索“保护地+学校+社区+研学机构”自然教育模式。近3年来,茂兰保护区累计开展宣传科普活动160次,并与研学单位共同编写了茂兰生态自然教育课程(小学及中学)及活动计划,推进自然教育行业标准、指南、规范等制定,先后被评为“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贵州省2021年省级自然教育基地”“贵州省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文/图 唐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