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黔西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年08月07日20:39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7月下旬,黔西南州各县(市)举办了精彩绝伦的“六月六”活动,8月5日安龙荷花节在火爆中落下帷幕。如今,顶效查白歌节已火热开场,晴隆彝族火把节也即将接踵而至……

今年以来,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传承悠久的黔西南州,结合实际,通过高质量开展好“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遗传承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3月23日,贞丰县举办2023年苗族“二月二”走亲节。当地苗族同胞摆起长桌宴,来自省内外苗族同胞身着盛装同唱敬酒歌、齐聚贞丰县纳马苗寨,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当天还举办了苗族服饰展示、苗族歌舞表演、苗寨风情游览等,让各族人民了解有独特魅力的苗族文化。

4月22日,2023兴仁·华服节暨非遗展演活动在兴仁东湖湿地公园举行。百人华服秀展示各时期服饰之美,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服饰之美,大饱眼福,同时还举行了兴仁文物展及布依族、苗族、彝族“非遗”技艺、技能展示。

1、参加望谟“三月三”的少数民族同胞展示传统文化。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jpg

参加望谟“三月三”的少数民族同胞展示传统文化。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4月22日,2023中国·望谟“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节在望谟县王母文化广场举行。近3000名、54支来自望谟县各乡镇的布依、苗等民族群众自发组织的巡游队伍,身着民族盛装,从社会、民族、文化、民俗等多角度展示传统文化魅力,“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望谟县一张靓丽的民族文化名片。

民俗体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7月23日是农历的六月初六,“六月六”是布依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小年”。这一天。布依儿女盛装出席祭祀田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今年贞丰县的布依风情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宇霞是本次“六月六”婚俗体验的“新娘”,这个来自北方的汉族姑娘在和爱人相识之前,甚至都没听过“布依族”这个民族。成为布依族媳妇后,她才慢慢了解这个民族。她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个民族,今年‘六月六’特地从北京到这里和老人一起过布依族的‘小年’。”

2、贞丰“六月六”。毛如元摄.jpg

贞丰“六月六”。毛如元摄

看岩鱼村布依族人在田野里举行神圣的祭祀活动,听纳孔村舞台中央唱传承千年的古歌、弹奏被称为声音活化石的“八音坐唱”,坐结婚用的“花轿”,看三岔河水上舞台的民族文艺展演,现场上万人的远道而来,让宇霞感受到了布依族人的热情,她对爱人说以后的“六月六”都要来贞丰过节。

这一天安龙县海庄村同样热闹非凡,为了迎接千余名游客的到来,海庄村早早准备好30个粑粑盆,让游客体验布依族的民俗——打糍粑。同时,现场的布依板凳舞、民族服装走秀、布依武术表演、八音坐唱等文艺演出,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册亨陂鼐古寨,现场不断传来喝彩声,当地布依族人用龙狮起舞、武术展演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朋友。村民在“摩公”带领下齐唱古歌“天佑布依”,在赛歌台上,布依群众以“斗鸡头”形式为载体,摆擂台、比节目、接鸡头、饮米酒,向现场的观众展现了布依族民间文化艺术及民族风情。

3、高台舞狮。  王国义摄.jpg

高台舞狮。王国义摄

夜晚,册亨纳福演艺厅里人头攒动,只为观看歌舞剧《音画布依》的演出。该剧是册亨县文艺工作者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彰显布依族原生态魅力的大型歌舞剧艺术作品,剧中以“黑韦”“阿秀”两个布依族青年男女喜结连理为主线、展示布依族风土习俗、服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

民俗节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黔西南州以开展民俗节庆活动为载体,聚焦布依族“三月三”、苗族“二月二”、彝族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民族文化展示展演以及非遗体验,同时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将“布依族武术”“布依族转场舞”“布依族八音坐唱”“苗绣”“苗族板凳舞”“阿妹戚托”等民族体育、表演、技艺等项目融入学生课间生活,加大普及力度,传播优秀民族文化。

4、音画布依.刘朝富 摄.jpg

音画布依。刘朝富摄

组织创作《山情水韵好家园》《苗乡彝寨》《新家园里的石榴红》等民族文艺精品,组织排练演出曲艺《半块银元》,歌舞剧《纳央花开》《音画布依》在城乡进行巡回演出,展示各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黔西南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王定惠)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