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来了医疗“国家队”

“孩子的脚没有大问题,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要赶紧带孩子去做进一步检查!别耽误了。”
“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
7月1日一早,从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楼,不少家长抱着孩子,不时回答儿科专家的询问,认真听着他们的叮嘱。
当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到从江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副院长王元林、汪希珂率领的专家团队为从江人民送医送健康。“这次参加义诊的专家涉及小儿泌尿外科、儿童骨科、儿童普外科疾病、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儿童保健及发育行为、儿童血管疾病及遗传代谢疾病等多个学科。”王元林介绍,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离老百姓更近,“希望通过我们的义诊,让从江的父老乡亲感受到卫生健康事业大力发展带来的福祉。”
“我在医院的儿科群里看到消息,一大早就带着孩子来了。”4岁的小若兮双膝有点外翻,妈妈看到小儿骨科专家要来的消息,早早就带着小若兮来排队等候。“放心,没什么问题”,小儿骨科主任医师葛翼华的话给妈妈吃下了“定心丸”,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患者排起了队。专家们一对一接诊,耐心听家长介绍孩子的情况,有时还要请当地医护人员“翻译”一下。在问诊、查体后,为焦急的家长提供诊疗方案,给出治疗意见,指导下一步如何用药及进行有关检查。
“我们平时忙着干农活,也不知道带小孩去哪里看病。昨天听说有专家来医院,今天就赶来了。专家给了很好的治疗建议,真的很感谢。”患儿小呈的妈妈感激地说道。让她暖心的是,专家的建议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经济能力,想了不少“省钱”方法。
“听了专家的意见,我心里就有底了!”8岁的浩浩此前确诊泌尿外科方面的疾病,家人一直犹豫要不要做手术,这次,有了国家级专家的意见,父母的顾虑打消了,决定过几天趁着暑假带浩浩去做手术。
一上午,专家团队共接待了300多名患儿。
11点多,眼见大厅里已没有患儿和家长等待,葛翼华脱下白大褂,准备和同事们一起离开。正在这时,一名抱着小孩的女子犹犹豫豫地叫住了他。
“孩子的左手拇指要手术,但我一直担心麻醉风险问题。”原来,2岁多的豆豆从生后几个月开始就一直伸不直,在当地医院已经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需要手术治疗。但因为孩子小,父母担心麻醉风险问题,就一直拖着,孩子的手部功能也一直受到影响。
“要尽快手术!”葛翼华在查看孩子手和各种检查结果后立刻告诉豆豆妈妈,再拖下去,一直处于弯曲状态的关节会变形,“就会影响孩子的拇指功能和美观”。幸运的是,这次来参加义诊的还有麻醉科主任黄延辉和手术室护理专家周琴。于是,当天下午5点,豆豆的手术在从江县人民医院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豆豆爸妈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笔者了解到,当天早上在从江县人民医院还进行了一台“上门”手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安妮妮从贵阳赶到从江县人民医院,为一名1岁10个月的孩子进行了尿道下裂手术。据了解,该名患儿原本计划要到贵阳手术的,现在,“没出县就把孩子的问题解决了。”
在开展义诊的同时,专家团队还积极开展带教、查房、讲座,当地医护人员也收获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前一天(6月30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还与从江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在医疗合作、人才培养、互联网医疗等方面开展合作,帮助从江县人民医院提升学科建设能力,整合优势医疗资源,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下午,结束义诊帮扶活动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还联合从江县人民医院到黎平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区域协同立法 共护绿水青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区域协同立法,是指为解决跨区域治理难题、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地缘相近的两个以上平行立法主体共同确定立法项目、协同立法程序,着力构建相对统一的制度规范、相对统一的法治环境。这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立法形式,是近年来地方立法工作的一大亮点。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赋予“区域协同立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近日,聚焦区域协同立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记者采访京津冀、长三角、川渝等区域的相关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为推动解决跨区域治理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