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第11期项目制职业技能(电工)培训班开班
2023年07月06日14:18 |

7月3日,由县人社局牵头,花都区人社局、县总工会配合,在普定县经济开发区组织了第11期项目制职业技能(电工)培训。此次培训为期35天,共有47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目的是通过电气专业基础课,实际操作,让学员切实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学员的就业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岗位专家、技术能手。
培训将结合学员的实际需求,采取“理论学习+实操”的模式,从电工安全操作、电路安装、电气作业等学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每门课程都落实相应的实际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将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劳动者一证在手,技术在身,增强就业竞争力,多渠道拓宽就业路径。
参训学员李科松说:“电工工作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工种,对每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此次培训不光是为了获得一个上岗证,更是技能提升的一次机会,我刚好利用贵州众联源职业培训学校到企业服务,送教上门的机会参加学习,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学有所成,早日成为行家里手。”
据悉,此次参训学员学习结束,可在普定县工业园区远景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地就业。(普定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区域协同立法 共护绿水青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区域协同立法,是指为解决跨区域治理难题、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地缘相近的两个以上平行立法主体共同确定立法项目、协同立法程序,着力构建相对统一的制度规范、相对统一的法治环境。这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立法形式,是近年来地方立法工作的一大亮点。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赋予“区域协同立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近日,聚焦区域协同立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记者采访京津冀、长三角、川渝等区域的相关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为推动解决跨区域治理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