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服务企业解难题 用心用情促发展

考核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2022年以来,面对多重叠加的困难挑战,福泉市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用汗水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在大考中考出了担当作为的勇气,考出了攻坚克难的本领,考出了为民造福的情怀,圆满完成了市委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将建功强富美的论文书写在“幸福源泉”大地上,在全州、全省唱响了“幸福源泉”的奋斗赞歌,并在高质量考核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不用扬鞭自奋蹄、时不我待争朝夕”。2023年是高质量建设强富美新福泉的关键之年。福泉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围绕既定目标抓落实、围绕关键指标增优势、围绕短板问题求突破、围绕创新亮点促提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奋力走前列、作表率、作贡献,打造“福泉号”千亿级产业舰队,争当贵州工业排头兵,全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福泉实践”最美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企业近期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协调解决吗?产品销路如何?”日前,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邹发来到贵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开展“上门服务”,了解企业近期运营情况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贵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凯说:“2023年,我相信在福泉市工信局和各个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贵州泰福石膏将继续开拓市场,争取再创销售收入新高。”
据了解,贵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是福泉市重点招商引资磷石膏消纳企业,公司现有年产3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1条和年产400万平方米装饰纸面石膏板生产线1条,该企业每年可消纳磷石膏30余万吨,是福泉市落实贵州省“以渣定产”目标任务的关键一环。
市工信局作为全市工业企业行业主管和综合协调部门,如何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并在细分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市工信局充分发挥“店小二”综合协调服务能力,积极为企业争取省、州磷石膏专项奖补资金,助力公司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及时进行调整产业结构,面向市场开发高中低端系列产品,不断扩大企业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通过协调解决企业运输成本问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2022年,贵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入选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
贵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凯说:“2022年,在福泉市工信局大力的帮扶下,政策指导下,我们申请了‘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是对我们进行这个成本降低的指导,尤其是对我们这个原材料的运输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怎么当好行业主管“管家”,做好服务企业的“娘家”,市工信局还充分发挥企业特派员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中小微企业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2022年12月,选派到福泉市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特派员了解到公司因租金问题停产后,第一时间向市工信局反馈问题,市工信局积极向市政府汇报情况,协调相关单位,通过减免房租、分期付款等方式,让企业复工复产。
福泉市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飞说:“在福泉市工信局的这个帮助和协调下,让我们又恢复了生产,目前,我们也接到一些外省的一些大单,让我们企业能够继续的发展。”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着力强化企业服务,奋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福泉工业经济取得稳中向好、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2022年,市工信局大力实施“千企改造”,启动实施瓮福蓝天工业级氢氟酸装置扩能项目等19个技改项目,建成誉福隆重晶石精深加工、川东“矿化一体”磷资源融合及精深加工、天福甲酰胺扩能等26个项目。裕能一期、恒轩新材料、磷化一期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已形成14万吨磷酸铁、1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完成产值74亿元。选派46名企业“特派员”入驻118家企业开展脱产服务,已解决企业项目困难问题284件,企业困难问题解决率85.29%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日前,在福泉市召开的2022年度综合考核总结暨推动高质量发展表彰大会上,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荣获全市2022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邹发说:“在2022年度,市工信局积极拼搏、主动作为,荣获全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广大工业战线上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凝聚着工信干部职工的汗水和辛苦,用服务项目建设的力度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深入全面学习贯彻中央、省、州、市等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坚定不移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主攻方向,以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为抓手,主动担当、创新作为,聚焦目标任务、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推动全市新型工业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局面,为奋力谱写福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邹发说:“下步工作中,市工信局将锚定今年的任务目标,坚决扛起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只争朝夕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为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建设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强富美的新福泉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抓好双培育、双服务,培育更多的‘大块头’‘小巨人’。夯实企业培育‘6446工程’,全年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办结率在85%以上,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力争率先在全州实现百亿企业‘零’突破。二是抓好项目推进,推进项目快投产快见效。紧盯今年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形成更多的实物增量。对已开工实施的项目,加强上门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特派员政企沟通联络员、招商引资信息员等职责,打通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把服务企业的论文写在项目建设工地上,助力企业投产满产。三是抓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升级。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实施千企改造,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动企业进一步调结构、补短板、增效益,持续巩固我市新能源材料产业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加快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材料基地。”(福泉市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