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治风”工作三举措 行之有效见真章

自开展农村“治风”工作以来,贵阳市花溪区马铃乡始终坚持以不断提升乡风文明为目标,明确10条工作措施,重点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杜绝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宣传引导,让“治风”工作入脑入心。花溪区马铃乡通过工作联络群、网格群、联户长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向辖区群众发送移风易俗倡议书和“治风”宣传链接,利用赶场天开展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海报、制作宣传标语、小喇叭、用LED显示屏播放宣传片、召开坝坝会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引导,形成宣传一人、知晓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营造辖区浓厚的“治风”宣传氛围,推动“治风”和移风易俗逐渐深入人心。截至目前,马铃乡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3场,制作宣传标语300余幅,LED显示屏累计播放3000余次,签订承诺书121份,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多措并举,让“治风”工作行之有效。通过建立健全“一约一会”,花溪区马铃乡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等婚丧事宜细化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修订完善各村《村规民约》。联合乡里多个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新生儿台账、孕妇台账、参军台账、建房台账以及升学台账等资料的共建共享,有效从源头制止滥办酒席现象。建立完善“红黑榜”机制,全体村民对婚丧事宜全过程监督,红白理事会根据具体情况评选红黑榜进行公示,对上红榜的村民进行褒奖,对上黑榜的进行处罚。2023年以来,全乡累计办理红白喜事48起,其中红事16起、白事32起,均已到辖区3个村红白理事会备案审批,红白理事会开展事中指导,无违规办酒以及办理其他类酒席的情况。同时向区民政局协调27.1万元资金,在辖区3个村新建改造4个树新风便民利民服务广场,大大方便农民办理婚丧事宜。
守正创新,让“治风”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弘扬民族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将民族文化融入治风工作,马铃乡是传统的少数民族乡,一直以来大力倡导工作需同民族乡乡情民风紧密结合,结合民族乡实际,打造特色文化宣传阵地,并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编排布依山歌等方式加强宣传宣讲。二是激活头雁效应,赋能“治风”之劲,以寻常百姓家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村里老党员、老村干、老乡贤等德高望重的领头羊作用,让村民在“唠家常”的过程中,把党的政策宣讲出去,凝聚思想共识,为推动农村“治风”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陈规陋习逐渐破除,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崇德向善蔚然成风。生活好了,负担轻了,收入逐渐提高了,如今的马铃乡已然吹拂着文明的乡风,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周国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