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习水:四渡赤水主战场 缅怀先烈首选地

2023年04月03日14:12 |
小字号

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肃立列队、手捧菊花、敬献花篮、驻足默哀、深切缅怀……清明临近,位于赤水河畔的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愈发热闹起来。

据土城镇青杠坡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袁小文介绍,每年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和节假日期间,众多县内及省内外的群众、学生和机关团体,都会纷纷来到这里开展各种缅怀先烈活动,祭拜烈士英灵,追思烈士的丰功伟绩。

“我们现在这个生活跟当年红军比要好千百倍,我岳父岳母是广西的,带他们来了解这些历史,可以更好教育下一代。”赤水游客郑先生表示,清明临近,带家人亲戚到土城青杠坡转一转,了解青杠坡战斗的历史,能深切感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悠悠赤水河,流淌着无数战士用生命谱写的英雄之歌;巍巍青杠坡,见证了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88年过去了,在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内,多少人带着神往的目光,踏着敬仰的脚步,受到心灵的激荡,重复着同样的经历。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央红军沿北而上向川南挺进,在青杠坡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与几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浴血鏖战,3000余红军将士牺牲。危急存亡之际,为争取战略主动,中央红军从土城一渡赤水河,拉开“四渡赤水”序幕,并先后在习水境内的土城、隆兴、习酒等地一渡、二渡、四渡赤水河,习水成为“四渡赤水”的发轫地、主战场。

为了纪念青杠坡战斗中英勇奋战的牺牲将士,习水县委、县政府从1980年起就开始对遗址实施保护,并修建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2016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入选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

从山脚下的广场拾级而上,来到青杠坡的制高点,19.35米高的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碑身正面,“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几个鎏金大字熠熠发光,底座的正面写着“青杠坡战斗遗址”,其余三面记载着当年青杠坡战斗的经过。在纪念碑不远处,有一座名为铁血忠魂的主题雕塑,雕塑后面是红军烈士墓区,背靠青山,格外庄严肃穆。

陵园工作人员廖全伦对此感受颇深,从2007年开始他就一直在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守墓,每当有祭奠活动,人们总会怀着崇敬仰慕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近几年,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烈士陵园已成为周边县市区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首选地。”廖全伦见证了这些年青杠坡的变化。

廖全伦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会坚持一直干下去,实在干不动了,也会把红军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据了解,2010年至今,习水先后成功举办过六届红军节,通过红军节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习水力量、创造习水速度、展示习水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习水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敖嘉钰(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