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互联网+认养”“我的一亩田”水稻种植 助农增产增收
时下,正值水稻收割期,罗甸县沫阳镇红星村推行“互联网+认养”“我的一亩田”水稻种植喜获丰收,最高亩产达到620公斤,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
近日,在沫阳镇红星村700多亩水稻种植区域,一串串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金黄的田间,两台水稻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水稻,四五名农技员忙着测量、称重、登记,村民们忙着装袋、运送稻谷,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沫阳镇红星村水稻种植区。
“沫阳镇红星村今年推广水稻品种主要是野香优莉丝,通过今天的测产,最高亩产达到620公斤,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罗甸县农业农村局农技员张黎平介绍,为提升水稻品质,今年,罗甸在沫阳镇红星、高峰村等水稻种植片区实施“统一品种、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的种植模式,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同时采取优良品种、无纺布育秧、“两增一调”、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手段,确保粮食稳产、农民增收。
水稻收割。
“互联网+认养”“我的一亩田”项目实施后,种植区域采取统一品种,通过强化技术指导,科学安全管护,保障生产出来的大米绿色、环保,确保客商满意。水稻收割后,客商将以高于当地市场价0.6元/公斤的价格对认养的大米进行收购,提高群众的收入。
“我家今年种有五亩田,全部被认养了,不怕米卖不出去。”在收割机的隆隆声下,不到半小时,村民罗以路家5亩水稻收割完成,省时又省力,看着测产数据上的产量,两口子喜笑颜开。
一串串金黄沉甸稻穗。
“我们村今年种植水稻730亩,其中认养264亩,今年全部采取统一品种,产量比往年高得多。”沫阳镇红星村村支书罗德信介绍道。
红星村位于沫阳镇西北部高海拔地带,常年气候湿润,光照充足,生产的大米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强等特点,是罗甸优质大米“羊肠大米”的种植核心区,也是“互联网+认养”“我的一亩田”项目示范点之一,今年全村共有327块田264亩被省内外客商认领,涉及农户68户。
称重测产。
据了解,“互联网+认养”“我的一亩田”项目以长寿乡罗甸县“大小井”景区为首个智慧认养基地,用户只需在线选购田地,缴纳定金,即可成为稻田认养人,在稻田成熟后根据实际需求认购罗甸绿色大米。此外,认养区域周围覆盖360度物联网监控,用户通过APP便可在手机上全天24小时了解种植进度、生长状况等,实现“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管理。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罗甸通过严格落实惠农政策、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大农村撂荒地清理、加强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等举措来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2万亩,预计产量9.27万吨,其中水稻种植11.48万亩,预计产量5.24万吨。(图/文 王孝文、王冬至、王常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