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紫云大营镇卫生院从年年亏损到年接诊人数超3万人

“医共体”让乡镇卫生院越来越有人气

2022年07月21日09:01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从一家过去年年亏损、设备落后的乡镇卫生院,到年接诊人数突破3万人、自主招聘自负盈亏的一家现代化乡镇卫生院,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卫生院实现华丽蝶变。

过去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技术人员队伍短缺,乡镇医生为群众看病“底气不足”,大部分外伤手术患者都以外送为主。而今,大营镇卫生院内,这样的现象却越来越少。

“我侄子骑摩托车撞折了腿,还好在镇里就得到及时救治。”谈到1个多月前大营镇上演的一场意外事故快速救援行动,大营镇星进村村民何定勇仍然心有余悸。

今年5月,何定勇的侄子在骑车时被撞倒,立即被送往大营镇卫生院。“有骨折现象,我们先拍个CT看具体情况,如果可以手动复位,我们直接马上做复位手术。”骨科接诊医生第一时间为患者做了检查,并迅速实施手术。

“以前看病必须去县城,单边路程就要1个多小时。现在很多疾病基本能在家门口解决。”何定勇说。

何定勇口中的“家门口”,即位于大营镇集镇中心的大营镇卫生院。如今的大营镇卫生院,有着宽敞的门诊医技楼,还有现代化的公卫养护楼、干净整洁的职工公寓。院内种植黑竹、格桑花等绿植,环境优美清新。

而过去,大营镇作为我省曾经的20个极贫乡镇之一,卫生院发展滞后、人员紧缺、用房老旧、设备老化匮乏,根本无法满足辖区居民看病就医需求。

2019年,在各界帮扶资金支持下,大营镇卫生院实施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整体搬迁建设项目,新业务大楼正式投用,医院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虽然医院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了,但乡镇卫生院人员匮乏、技术业务薄弱,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如何解决呢?

2018年,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和大营镇卫生院开展“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陆续选派内科、妇产科、放射、B超、检验医技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团队,到卫生院真蹲实驻开展帮扶工作。2021年以前,常驻半年以上医生3人,每周坐诊人次达50人次以上。目前,大营镇卫生院已建立内科、产科和影像科,结束了大营镇域内不能开展产科服务的历史,也结束了在交通事故频发的乡镇地区,外伤性骨折往外送医的历史。

同时,大营镇卫生院也多次派出骨干医务人员到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安顺市人民医院等交流学习,大营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该院逐步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提升,在现有编制33人基础上,自主聘用医疗、医技、护理、后勤人员16人,基本满足业务需要。

家住紫云自治县猴场镇的村民宋曹林说:“大营镇上离我们村比较近,我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到镇卫生院开药,比较方便。”

近年来,大营镇卫生院开展普外科、骨科各类手术上百例,住院分娩256名新生儿。2021年,该院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救助政策,先诊疗后付费住院391人次,实施先诊疗后付费391人次,政策覆盖率100%。全年门诊人次突破3万人次,住院863人次,临床医疗业务总收入近300万元,年盈利超200万元,实现自给自足。

今年,大营镇卫生院加强四类慢性病随访和系统录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基础,并强化孕前优生等妇幼工作,组织完善大营镇1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完成注册村医14人,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大营镇卫生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勇表示,如今,乡村卫生院通过“医共体”建设,推行派驻、巡诊、轮岗方式,乡镇医护人员素质大为提升,乡镇医生看病越来越有底气,就诊人数是过去的好几倍,基本实现常见病在乡村得到解决。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