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综合保税区:用实改革“关键招” 做优做强开放平台

遵义综合保税区自封关运行以来,用实改革“关键招”,始终坚持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的发展理念,在做优做强开放平台发展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在体制机制上,坚持去行政化,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实现了机构人员精简,决策高效。在服务创新上,围绕平台功能,积极探索创新,在全省率先实行“入区即退税”,开通了首列中欧班列;完成了贵州首列茶叶专列出口、全省首单辣椒原柜进口;落地了西南首个保税再制造项目、全省首个海外配送仓和全市首个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涉外仲裁工作站,有效提升了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今年5月20日,黔粤通道“遵义号”陆海联运班列正式发车,标志着遵义率先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全省开放通道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
在产业发展上,紧紧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主业主责持续发力,陆续引进了博旺、靓芯、盘古等企业106家,其中保税加工类占26%,贸易及跨境电商类占62%,功能服务类占12%,基本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装备制造、绿色轻工及跨境电商+海外仓“两主一特”的产业发展布局。就2021年综保区完成进出口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占全市当年进出口额的42.6%,有效助推了全市外向型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
接下来,遵义综合保税区将在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争做发展的“干将”,改革的“闯将”,攻坚的“猛将”,进一步在强基础、攻招商、优服务、严考核上持续攻坚发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综保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抢抓东部产业转移与广东帮扶机遇,紧盯保税加工、跨境电商、大宗物品进出口等挖存量、找增量,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着力打造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保税维修和保税再制造综合试验区,为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蒲新区政务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