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 校企合作育英才 产教融合促就业

皋月时节,暖阳依旧。走进印江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热情洋溢的学生……
茶叶专业教室里,正在进行手工制茶教学。杀青、揉捻,试温、翻炒、抖散……在专职教师田前芳的指导下,学生们将鲜嫩的茶叶魔术般地变直变紧变细,教室里茶香四溢。
汽修实训室,老师正在详细地对学生讲解汽车零部件结构以及拆装事项。讲解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进行实操演练。
中餐烹饪实训室内,设备配置齐全,燃气动力灶、不锈钢柜式案板、砧板、冰箱等设施一应俱全,学生们正进行刀工、勺工、雕刻、拼盘等实训。
印江职校自建校以来,经过36年的发展,现有教职工90人,学生2130人,开办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茶叶生产与加工、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等12个专业。
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知识相结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印江职校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近年来,该校不断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与应变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特色。技能课程的安排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并让学生分阶段到企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印江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茶叶专业专职教师许霞谈起当前的教学理念。
与此同时,印江职校充分利用身处印江经开区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多个专业的学生派驻到各个企业实习,让学生得到实际岗位锻炼。符宁果是学校茶叶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到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习,该公司是全县唯一一家集茶叶精制加工、市场营销和出口贸易于一体的股份制龙头企业。
“今年我们面临毕业,学校安排我们到当地最大的茶企来实习。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公司对我们的专业知识非常地认可。目前,计划和我们签订一个十年的用工合同。”谈及公司对工作能力的认可,18岁的符宁果感到自豪,并讲了自己的下一步打算。“我觉得还是要继续读大专,努力学习制茶技术,要争取做一个技术含量的师傅,到时候再回来为地方企业服务。”
在宏源公司生产车间内,印江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名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他们在制茶师傅手把手指导下,已经能熟练胜任杀青、摊晾、烘干等环节的工作。
岗位实习是理论过渡到实践应用的桥梁,通过“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的方式,既让学生们得到了在实际岗位的锻炼,为培养产业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又为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和学校“双赢”。
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乐松介绍,实习生们都由资深师傅一对一传帮带。通过实践,学生们的专业技术都不错。同时,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和意愿,公司会从每一届毕业生中留下一批技术人才为公司所用,让他们从学校直接走上就业岗位。
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印江职校与苏州文鼎服务企业集团深度合作。2020年,在对口帮扶期间,共建了汽修应用与维修、中餐烹饪、美发形象设计等专业,并引进了奇瑞汽车、北京花家怡园餐饮集团、震轩美容美发等知名企业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2022年,在提升现有专业和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是引进建设美发“大师工作室”,汽车“精工实训室”,“新能源实训室”等企业入校,实现多元化办学,助推单一的技能学习向培养职业人才转变,促进学生能就业就好业。
“我们通过引企入校开展订单班,让学生入校就开始接触企业文化,一入校就能找到归属感,让学生真正做到专业对口就业实习。”苏州文鼎集团铜仁公司高级运营经理张晓丽介绍,两年来,通过“订单班”方式,印江职校已经向吴江输送美容美发、汽修、中餐等专业学生172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印江职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途径与茶企、汽车维修、酒店等企业,对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学校目前与印江宏源茶业公司,江苏文鼎集团等12家省内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确保学生毕业即能就业。近年来,学生的有效就业率均达96%以上。”印江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严强介绍。(印江县人民政府网 张丽娟、王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