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桐梓:立体交通架起乡村振兴桥梁

“五一”节前夕,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桃子村,袁洋飞早早就起床,和村民一起采摘食用菌,装上满满一车食用菌后,便直奔重庆双福市场。4个小时后,这批新鲜的食用菌即可摆上重庆市民的餐桌。这是桐梓交通巨变拉动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活场景。
G75兰海高速桐梓收费站。段明镜摄
公路通、乡村兴。桐梓县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通G75兰海高速、渝贵快铁、正习高速的基础上,还实现“乡乡等级路、村村通公路、组组硬化路”目标,打通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极大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
渝贵快铁。娄伦权摄
便捷交通推动“桐货出山”
如今的桐梓,一条条犹如毛细血管的农村公路延伸到千家万户,开启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为“桐货出山”快捷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021年6月3日,9.2吨桐梓特色农产品方竹笋、牛肉干、豆腐干、土鸡、蜂蜜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地理标志的桐梓特色农产品走进珠海。
桐梓农特产品运往珠海。李甜甜摄
2021年9月6日,桐梓县农商会的13家会员企业,将价值近20万元的10余吨30余种桐梓农特产品发车运往珠海横琴新区。
……
“铁子们,看过来,这是我们九坝镇的土特产——方竹笋,它不仅味道鲜美,还很有营养……”在九坝镇槐子村,网络主播文波正进行直播带货,主要销售桐梓的方竹笋、老高山酸菜、豇豆等农特产品。他的直播间,平均日销售额在10万元到30万元之间。
文波说,他们做直播带货的底气来自于桐梓土特产的优良品质。而土特产能“出山”,全靠越来越发达的交通网络,一条条公路连接了乡村,通畅了物流,使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能及时从农村送到城市。
在桐梓,像文波一样直播带货的主播还有很多。2021年,桐梓县线上销售营业额达1.6亿元。
便捷交通架起乡村振兴桥梁
曾经,一条烂泥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成为桐梓北部各乡镇发展的一大瓶颈。
2021年7月1日,正习高速公路通车,一条交通大动脉,蜿蜒在大山深处,实现了与北部乡镇与中部的快速连接,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同时也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
正习高速公路。杨瀚摄
谈起正习高速公路,芭蕉镇群众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竖起拇指。“到桐梓,过去要走近4个小时,现在高速通行只用1个多小时。党的政策好,为我们把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走哪里都方便。”芭蕉镇群众梁国琴说。
芭蕉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近年来,该镇提前谋划、积极部署,依托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目前,发展有脆李、西瓜、车厘子等水果产业,并按照“稳粮、增烟、强竹、保蜂”的发展思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助农增收。
“以前出门很不方便,物资不好运进来,农产品也不方便运出去,运输成本高,规模化的产业更是发展不起来。现在通高速了,无论采买还是运输都很方便,去年种了120亩烤烟,收入了10多万元。”芭蕉镇烤烟种植大户张邦红说。
芭蕉镇以正习高速贯通为巨大契机,以“绿色宜居芭蕉、黔渝康养胜地”为发展目标,围绕康养旅游,不断提升文旅设施,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目前,该镇建设有约10万方的旅游地产,有乡村旅馆、民宿7家,有钟灵山、圈圈河、石人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高速公路通车后,交通便利了,外来游客就会更多了,相信我们的乡村旅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谈起发展乡村旅游,桐梓县芭蕉镇旅馆老板霍银河信心十足。
便捷交通鼓起群众腰包
俯瞰桐梓广袤大地,山清水秀、物阜民丰,一幅波澜壮阔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完善,不仅有渝黔快铁、高速公路带来的大道通衢八面来风,更有让群众触手可及的、收获满满幸福感的农村公路于绿水青山之间, 鼓起了群众的腰包。
官仓镇楠木村的张元兴发展水果种植330亩,主要种植了官梨、晚秋脆李、黄桃等水果。每年各类水果上市时节,数十万斤水果通过公路运输销售到全国各地。农村公路真正成为了货真价实的“致富路”。
官仓镇楠木村公路。邹明建摄
随着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马鬃苗族乡发展起了乡村旅游,目前有乡村旅馆118户,每年夏天前来休闲旅游避暑的游客越来越多。该乡还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在龙台村新增了跑马场和沙滩越野车游玩项目,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还让龙台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前我们村交通不方便,路上全是泥坑,发展什么产业都卖不出去,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我们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家家户户都装扮得漂漂亮亮,不少村民开起了乡村旅馆,我们家也不例外,去年乡村旅馆和苗族服饰的收入有10多万元。”马鬃苗族乡龙台村村民马建容一边刺绣,一边介绍发展情况,满脸喜悦。
马鬃苗族乡龙台村公路。覃钰摄
截至目前,桐梓县铁路总里程达156.08公里(川黔铁路88.08公里、渝贵快铁6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6200余公里(G75兰海高速71.5公里;正习高速76.863公里;国道2条共计180.476公里,省道6条共计278.05公里,县道28条共计655.534公里,乡道68条共计1032.125公里,村道524条共计1816.142公里,通30户以上组道679条1255.832公里,一事一议和以工代赈公路800余公里),实现了“乡乡等级路、村村通公路、组组硬化路”目标,全县100%行政村通公路,100%行政村通客运。在解决了百姓“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让桐梓乡村踏上了振兴发展的新道路。
桐梓县大河镇七二社区 210国道。杨茂华摄
据了解,桐梓县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还有金仁桐高速、桐新高速以及G75崇遵扩容工程,这几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我县沿线集镇通达和当地民众出行条件,对推动桐梓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黄莲乡大溪河。杨茂华摄
“‘十四五’期间,桐梓县交通运输局将按照‘对外联通,对内循环,乡乡二级路、村村双车道’的构想,努力实现‘井’字型高速公路,‘五纵四横’骨干路网,‘四通八达’乡村道路,全力打造黔北交通枢纽。”桐梓县交通运输局运输服务中心主任赵锦涛介绍。(彭光杰、覃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