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走过的路,我们不会忘记
——记贵州省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扶贫英雄
在这个春雨纷纷的时节,从武陵山区到乌蒙山区,再到麻山腹地,不少老百姓自发悼念贵州省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扶贫英雄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有209人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中,有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有生于斯长于斯的镇村干部,也有远赴他乡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扶贫志愿者……
209名英雄,209座丰碑,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黔山秀水间。
回望来时路,贵州曾经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以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拼搏状态,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2020年底,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战中,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他们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那些不向贫困低头的身影,穿过时间长河耀眼夺目。
我们不会忘记——面对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严峻现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二十多年如一日,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兴农治愚挖穷根,把“苦甲天下”的穷村子,带上了“林茂粮丰”的致富路。为海雀村脱贫致富操劳一生的他,就连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还坚持杵着拐棍巡山。2014年2月11日,72岁的文朝荣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
我们不会忘记——曾经誓言“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的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在晴隆履职的6年时间里,他每年车行8万公里以上,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扶贫道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产业,初步探索出了石漠化山区带富百姓的“晴隆模式”。2016年4月12日,他在广州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用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庄严承诺。
我们不会忘记——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大坪村原第一书记文伟红,连续7年冲在脱贫攻坚最前线,驻村帮扶了5个贫困村。他总是瞄准最难啃的“硬骨头”,带领干部群众修路、引水、迁房、兴业。这个被百姓称为“战贫斗士”的人,却于2019年7月22日,在大坪村查看烤烟产业时意外触电身亡,年仅45岁。
…………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郑重承诺,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忠诚担当,大力弘扬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扶贫英雄们用精神做路标,用生命指引了前行的路——
在海雀村,郁郁葱葱的森林成为发展的生态资本,文正友从父亲文朝荣手里接过担子,带领群众守好山林,大力发展致富产业;晴隆县三宝彝族乡群众搬进阿妹戚托小镇以后,过上了幸福的“新市民”生活,该小镇也成为继二十四道拐后晴隆又一张文化旅游名片;文伟红生前常挂念的扶贫对象田茂所,如今靠着烤烟产业每年纯收入6万多元,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前行是最好的缅怀。自去年5月以来,全省先后向10043个村选派了32175名驻村人员,其中驻村第一书记10043名、工作队员22132名,确保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全覆盖,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放眼黔中大地,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洋溢着幸福,一幅幅乡村振兴的蓝图接续传递。全省干部群众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向着新生活奋勇前行,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
青山有幸埋忠骨,绿野无垠伴英魂。清明时节,让我们遥寄相思,祭奠那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扶贫英雄们。
伴着春天,我们将以更加奋发向上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