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清镇视窗>>经济社会发展

清镇市深挖“绿色矿藏” 发展林下经济

2022年03月18日09:34 | 来源:贵阳日报
小字号

村民在放置竹荪菌包。

清镇市国有林场种下的竹荪。

本报讯 连日来,随着天气转暖,位于清镇市站街镇洗马村的清镇市国有林场一派繁忙景象,挖坑、放菌包、填土、覆盖有机质……村民们正忙着在林下种植竹荪。

竹荪属于名贵食用菌,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素有“真菌皇后”的美誉,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竹荪生长需要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透气性强、防旱防涝、不易板结的土壤。而清镇市国有林场有数量众多的树木和竹子,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各方面条件均较为适宜,是种植竹荪的天然地块。

清镇市国有林场场长陈荣喜介绍,为科学合理利用好国有林场资源,清镇市在其国有林场内打造了面积约4000亩的红托竹荪种植示范基地,引进贵州征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企业+基地+休闲旅游观光+林产品深加工”的整体架构,发展红托竹荪林下种植,带动村民增收。

“基地于2月中旬开始竹荪种植,平时用工50多个,忙碌时用工达100多个,现在已经种下2000多亩,计划下个月全部种完。”贵州征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程鹏说,竹荪的种植,为村民带来家门口挣钱的机会,将有效带动基地周围村寨的农民增收。

如何把国有林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清镇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和实践的方向。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阴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清镇市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充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结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实际,制定并出台《清镇市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效益,推动林业由传统的单一林业向现代复合林业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林地调查数据显示,清镇市现有林地面积56964.7公顷,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约7535.93公顷,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矿藏”。按照计划,这些林地将逐步全面推广林下经济发展。国有林场的红托竹荪种植示范基地便是该项工作首批实施的项目之一。

为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清镇市已向贵阳市申报清镇市滨湖街道办事处黄柿村林下天麻种植示范基地、清镇市林农复合经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清镇市犁倭镇翁林村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清镇市林下种植方竹、雷竹等引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清镇市林下竹笋保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10个基地的建设作为典型示范,拟实施面积15500亩,进一步激发、带动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发展林下经济,坚强有力的服务支持必不可少。清镇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杰表示,清镇市正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聚焦信息服务,及时传达省、市有关林下经济政策和文件,梳理林下经济主体需求并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聚焦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提高林下经济科技含量,组织乡镇林业部门及乡镇林下经济专业人才到贵州省林业学校开展林下经济技术培训,积极推广林下经济先进技术和经验;聚焦创新服务,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大户等市场主体,积极推广“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生产、经营和营销典型,推动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此外,按照计划,清镇市将合理利用各级林业发展改革项目、森林抚育项目资金,加强对乔木林、竹林进行抚育,提高林木蓄积和森林景观质量;对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等进行改造,逐步提高其林地质量,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空间基础条件。同时,通过示范引领,争取每个乡(镇)建立1——3个林下种养殖示范基地,带动林下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发顺 文/图)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