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沿河盘活撂荒茶园

2022年03月08日08:41 |
小字号

春雪刚融化,春耕铆足劲。走进沿河自治县黑水镇杨寨村,在寒意还未褪尽的山间,苍翠的茶园里有个忙碌的身影,时而俯身察看,时而抬头远望。

“气温转好后,要及时补充营养,如施微生物有机肥,促进茶树新芽萌发,弥补冬季受冻损失。”沿河黑水家园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洪涛正在叮嘱工人管护事项。黎洪涛和当地许多茶农明显感觉,受寒潮天气影响,今年春茶开采比往年推迟,于是聘请专门的工人管护,确保在清明节前开采。

谈及眼前的茶园,黎洪涛感慨万千。2016年10月,他回家创业,承包了原有的500亩撂荒茶园。2018年7月成立合作社,带动杨寨社区60多户村民加入,并修建茶叶加工房,购置茶叶加工设备。2020年,茶园改造完成正式投产。

撂荒茶园盘活了。如今,黎洪涛的茶园里种有福鼎大白、白叶一号、黄金芽、黔茶一号等品种,销往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仅去年,茶园产值就达160万元。黎洪涛扩建的300亩新茶园,预计2025年投产,投产后新老茶园产值预计可达300万余元。

“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的管护、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拓宽了周边村民就业渠道。”黎洪涛说。合作社固定就业人数为30人,茶园管护和茶叶生产旺季还会聘请专门的工人,每年需要劳动力近万人次。

让荒废的老茶园“活起来”,以茶兴农、以茶富农是沿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沿河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力践于行,将生态茶产业作为骨干产业来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形成既能美了乡村又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施平)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