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时政要闻

从试验到示范 毕节市探索实践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22年03月02日14:11 |
小字号

去年以来,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文化惠民,对标对表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随着气温回升,在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夜晚的寂静被热闹的音乐声打破。循声而去,群众正在广场上跳舞或合唱,现场气氛活跃。

“现在不管是什么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柏杨林街道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邓汉书告诉笔者,近年来,柏杨林街道为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目前已在安置点配备完善社区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道德讲堂、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共42个,建设文化娱乐广场4个。

安置区文化内涵从“娱乐”到“扶志”蜕变,“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并行。

邓汉书告诉笔者,刚搬入安置区时,多数群众业余生活以唱山歌、拉家常等为主。植入文化服务体系后,通过引导群众开展红色经典传唱、省市县不断送文化进安置点,以及广泛开展的感恩、普法、市民意识教育等活动的熏陶,搬迁群众思想意识逐渐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转变,文化的教化功能和“扶志扶智”作用已经显现,搬迁群众正开启有滋有味的新生活。

文化生活从“单一”向“丰富”转变。

笔者从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2021年,通过市、县、乡三级文艺工作者不懈努力,毕节市创作推出以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为题材的文艺作品50余个,市、县级送文化进安置点260余场,安置点自发举办文体活动320余场,各部门依托安置点文化场所开展感恩教育3100余场次,普法教育800余场次,组建业余文化团队、健身团队等270余个,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

文化资源从“产品”向“产业”转变。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箐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非遗传承人彭艺创办了黔西市原色有染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用苗绣技艺生产了帽子、包包、鞋子等产品,带领大家共同创业,将少数民族妇女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大方县奢香古镇把搬迁与发展旅游紧密结合,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小镇,当地群众借力大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漆器之乡”等品牌效应,把刺绣、农民画、漆器等民族民间传统特色手工艺变成旅游商品,并举办各种民族节庆活动,拓宽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文化场所从“缺乏”向“均衡”发展。

整体搬迁至安置点后,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每县(自治县、市、区)选择一个以上规模较大的安置点作为市级示范安置点,按乡镇(街道)文化站标准打造,其余安置点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打造,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搬迁群众休闲、娱乐、社交和建立新型社区邻里关系的重要场所。目前,全市共有135个安置点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去年以来毕节市圆满完成作为‘贵州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的14个‘安置区省级综合文化服务示范点’建设,示范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总面积3700余平方米,开展免费活动项目共78项,共有藏书7.76万册,配备专兼职人员48名,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60余场次。”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科负责人李盛介绍,毕节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从单一走向完善,从试验走向示范。(马 丹)

来源:毕节日报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