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聚焦“四个坚持”建好用活乡镇党校

今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紧扣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聚焦“四个坚持”,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规范化建设,将党员干部、农村人才的教育培养延伸到乡镇(街道)一线,切实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功能整合、一校多用”的原则,利用乡镇会场空间较大,座椅、讲台、多媒体等基础设施齐全的优势,选定会场为乡镇党校主教室,统一设置乡镇党校标识,完善办学所需的硬件设施,实现了乡镇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同时整合全县各类党性教育基地、产业示范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打造木黄红色教育基地、缠溪湄坨国茶园示范区、食用菌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等现场教学基地8处,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即可接受党校教育。
按照“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实用技术、专兼结合”的原则,聘请党政负责人、纪检干部、退休老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乡土专家”等组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师资库并颁发聘用证书。建立联络帮扶机制,强化帮带培育,县委组织部结合17个乡镇(街道)的产业发展,精准选派17名农技专家到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兼职产业发展技术讲师,在授课的同时还负责在各乡镇街道的农技干部中培育1-2名优秀的产业讲师;县委党校选派8名业务精湛的讲师负责指导联络1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日常教学管理,协助制定培训计划和开发培训课程,帮助解决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持续深化“党校+基地(教学点)”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上,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根据辖区内各村实际情况以及基层党员的培训需求,采取短期专题培训的方式实行“点题培训”,把各类培训班办到各类教育教学实训基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七一”期间,龙津街道党工委党校组织党员干部在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让党员身临其境体会法纪、法规的威严,筑牢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思想防线;木黄镇党委党校组织农村党员在会师纪念馆、食用菌实用技术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的行走党课,通过在实训基地开展研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让党员体会了建党的艰辛、学到了产业发展的实用技术。目前,1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已累计举办党性教育培训、实用技术专题培训、乡村振兴大讲堂59期,累计培训12000余人次。
健全完善例会制度、学员考勤考核制度、教师守则等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培训有考勤、上课有教案、学习有笔记、训后有考试。1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制定了党校教师考核制度和学员考核制度,建立了学员学籍档案,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对授课教师进行测评,对综合评价较低的教学内容采取补课措施。同时,将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规范化建设作为履行党建责任制的重要抓手,不定期对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开展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督查,并列入党(工)委书记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童组宣)
来源:印江县人民政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