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头条

铜仁生态文明展新姿

2022年02月10日09:36 |
小字号

作者: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巧丽

2022年农历新年前夕,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为贵州在新时代的发展上引领了方向,贵州迎来高质量发展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十年前,2012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号)出台实施,为贵州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十年来,铜仁把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抓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狠抓文件项目化、实物化、具体化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铜仁“点绿成金”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

舞活龙头促旅游

梵山净水生态产业兴

黔东大地,千山涌绿,万物并茂,希望升腾。

这里山水风光浑然天成,山川壮美、河流纵横、温泉氤氲、茶园绿涛,集自然之精华。

这十年,全市坚持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释放绿色生态资源红利,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优化升级。

“每立方厘米负离子14394个,温度25.4℃,湿度91.6%RH。”伴随着清晨梵净山的日出,梵净山景区里的喇叭播放着当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云雾之中,由于空气湿度的饱和,一呼一吸间,仿佛置身于偌大的天然氧吧。

这里是梵净山,山顶上仍保留着10亿年前原始洪荒的地质奇观。同时也是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一颗“绿色明珠”,7100多种野生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201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得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跃升世界第一,“梵净山”和“世遗”2个关键词瞬间热度飙升,让梵净山关注度空前火爆。全市旅游顺势而上,综合评价指标从2018年的全省第六位跃居2019年的全省第三,入境游增速2019年名列全省第一。

梵净山申遗成功后,有了这块“金字招牌”,铜仁大力发展山地生态绿色产业,带动地方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实现梵净山开发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铜仁按照“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思路,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龙头,擦亮了更多铜仁生态底色。始终坚持“高端展示、受众对外”,策划举办了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梵净山抹茶大会等高层次宣传推介活动;持续打响“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品牌;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铜仁举行;依托梵净山景区,精心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带、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形成“一带双核”铜仁全域旅游格局。

我市发挥梵净山文化旅游龙头效益,依托锦江沿线的滩涂、民舍、梯田、溶洞和九曲十八弯的自然风光,深入挖掘民俗、乡愁、农耕文化,结合优美山水环境,突出小桥流水,彰显小家碧玉,建设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乡村振兴产业带,生动阐释铜仁百姓富和生态美的辩证统一。

梵净山作为铜仁的一张生态文明建设名片,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了它的原生态。将美丽山水“变现”,带领全市走出一条绿色致富之路。

创建绿色发展高地

一城山水景色新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厚重历史、多元文化、良好生态是铜仁最宝贵的财富,是铜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铜仁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性资源。

十年来,我市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山水宜居的铜仁逐绿前行。

念好“山字经”,推动康旅融合发展。每到周末,铜仁市民的“朋友圈”总有一个高频“新地标”——乡村振兴产业带上的马拉松智慧赛道,途经20多个村寨,赛道全长43公里。红色橡胶赛道,智能心率柱、太阳能座椅、手机充电桩、自助自行车……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在康旅融合方面,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举办十届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形成独具特色的碧江中国传统龙舟大赛、思南舞龙大赛等传统体育赛事品牌以及松桃滚龙、石阡毛龙、德江炸龙、万山鼟锣等民族文化品牌,把山水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生态文明美起来。 做好“水文章”,我市依托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的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城市公园和市民休闲空间,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醉美”画卷。铜仁市水资源非常丰富,“梵山净水·健康水都”正呼之欲出。2016年,铜仁市举办了首届水博会,品质优异的铜仁高原生态水正式掀开了神秘的面纱,获得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业界大咖热情追捧,客商特别青睐。

截至2021年底,全市水质在国家“水十条”7 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良好的空气环境质量为铜仁城市“颜值”增光添色,也给“蓝天保卫战”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抓好污染治理

推进低碳循环“幸福不动产”

十年来,我市重拳出击治理污染,强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采取“四个一策”措施,推动锰污染治理和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5%,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启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石漠化治理12.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9万亩,新增营造林40万亩。

——聚焦水污染整治。2013年,市委、市政府召开锦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专题会议,制定了“一年明显好转、两年大见成效、三年实现常态化管理”的目标方案,拉开了锦江河治理工作的序幕。颁布《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保护铜仁绿水青山好生态。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我市将距离锦江河干流400米以内划定为禁养区,对禁养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的违规行为进行取缔,目前碧江区、万山区、松桃苗族自治县、江口县已全面完成禁养区划定,共拆除水产养殖网箱面积约5万平方米。

——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以锦江流域污染物总量减排为目标,加大流域工业企业搬迁关闭工作,对锦江河流沿岸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国家产能政策的“三高”企业及“五小”企业实行迁建或关停。推进节水减污工程,提高污水重复利用率,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十年来,我市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加速突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十大工业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97.2%,新兴产业占比从4.8%提升至20%、传统产业占比从59%下降至47.7%。“双千”工程深入实施,引进工业项目687个,改造工业项目600余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中伟成为全省市值第二大上市企业和全球最大的高端前驱体供应商之一。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引领带动铜仁新型工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点绿成金

十年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这十年,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蓝图。市委、市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报告,深刻指出要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蓝图,奋力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标志着铜仁正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

这十年,“绿”变“金”优势转化提挡升级。十大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壮大,建成茶叶、生猪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生猪规模养殖率、特色冷水鱼产量及黄精、百合、玉竹种植面积全省第一,抹茶产量占全国25%,拥有地理标志商标及产品33个,铜仁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抹茶之都”。“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品牌知名度、市场美誉度极大提升。

这十年,“山水”为依托的全域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山水起舞,一带振兴。全长近70公里的乡村振兴产业带,将铜仁干净的水、神奇的山、清新的空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具备农耕文化体验区、特色田园乡村、民宿客栈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建设了一批生产、生活、生态“三同步”,一二三产业“三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最美乡村之路,吸引广大游客感受乡村魅力。实现“县县通高速”,铜仁凤凰机场直飞北上广深等20余个国内重点城市,沪昆高铁过境铜仁,铜玉城际铁路通车。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交通通达无缝衔接,全市立体旅游大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如今的铜仁,养心、养肺、养眼、养身,喜迎八方来客。

数字背后,写满深情的发展故事,写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年,巨变!十年,奋进!十年,十年,沧海变桑田!

时间这位伟大的魔术师,正在黔东大地“点绿成金”。在后发赶超的路上,多彩贵州,山水铜仁,正乘势而上开山河,风雨无阻向前进。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