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能强基础办实事 坚决扛起“强省会”主城担当
——访云岩区委书记朱刚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心擘画了贵阳贵安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基层而言,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抓落实、抓执行。作为省会中心城区,我们必须扛起主城担当,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作出云岩贡献。”日前,云岩区委书记朱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如何扛起主城担当?朱刚认为,深挖工业发展潜能、强化城市承载基础、办好民生工程实事,正是云岩区以“强省会”行动全方位升级城市、奋力打造现代化新云岩的题中之意。
“作为全省国土面积最小的区,云岩最大的短板瓶颈在工业,最大的潜能动力也在工业。我们将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决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强省会’的第一工程,确立‘工业强区’主战略,全面向新型工业化进军。”朱刚说,云岩区将按照“集中+分散”的思路,重点布局老烟厂、三马片区、小关片区3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狠抓以房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密集落地一批研发端、制造端、应用端的企业和项目,确保工业经济迅速成长为支撑云岩“强省会”的核心增长极。
“目前,我们已完成原贵阳卷烟厂9.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改造,将三马工业发展集中区扩容到1337亩,规划小关工业用地547亩,初步解决了‘哪里发展工业’和‘发展什么样工业’的问题。接下来便是奔着目标干、用尽力气拼,确保到明年标准厂房突破30万平方米,到2025年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回答好建设现代化新云岩的‘动力’问题。”朱刚说。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强省会’的重要引擎,突出以‘人’为核心,全面激发城市生长力、产业竞争力、人才吸附力、辐射带动力,奋力建设高品质城市更新功能核心区。”这是云岩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坚定不移强城镇”重点部署的重要举措。
朱刚表示,未来五年,云岩区将在推动城市更新、增强城市承载、提升城市品位三方面下功夫。一方面,统筹推进城市“三改”和城中村、城郊接合部城镇化工作,确保如期完成“三改”工作任务,全力抓好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等农村“五治”,推动城市更新;另一方面,以产业导入、承载人口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工程,落实人口落户政策,不断增强中心城区虹吸效应,增强城市承载。同时,以阳明祠-文昌阁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延续城市文脉,以省府路、太平路、新印厂等特色街区打造厚植城市烟火气,推进携程西南分中心、容德科技文创城、吾悦广场、万达瑞华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城市会客厅,提升城市品位。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强省会’征程中,我们还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一圈两场三改’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将全区划分为29个‘15分钟生活圈’,叠加7个城市更新单元,奋力建设高水平美好云岩成果共享区。”朱刚说。
具体工作中,云岩区将坚持“一圈一策”原则,由区级领导“一对一”包保生活圈建设。通过“坝坝会”、学校“小手牵大手”、“敲门行动”等方式开展民意调查,把群众的“心愿清单”归类梳理为项目清单,以项目清单完善生活圈规划总则和农贸市场、停车场建设等专项规划,在此框架下形成生活圈图则、生活圈设施一览表这“一图一表”,从而在“大圈”中精准匹配生活圈级、街镇级、居委会级25个“小圈”要素,细化为“25+2+1”,也就是25个要素加上2类地下管网、消防设施等硬件设施配置,再解决至少1件群众最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
项目实施中,采取市场主导、政府主导两种模式予以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社区项目公示,开通意见征集、答疑释惑平台等方式,坚决把群众知晓、参与、监督、满意贯穿全程,真正把话语权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幸福送到百姓家门口,确保今年全区人民生活品质、城市建设品质初步取得明显的变化。(黄秋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