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3个3”模式 切实守住防返贫致贫底线
今年来,思南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中做到探索建立“3个3”模式,切实守住防返贫致贫底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扎实基础。
彭轴与农户交心谈心。
构建三项机制 织密责任“一张网”
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县级层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专班,明确由县委副书记兼任专班班长,县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同志为专班副班长、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主要领导同志和乡村振兴局分管负责同志为专班成员,统筹调度辖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序推进。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制定印发《思南县2021年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推进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规范化、精准化落实,建立健全部门预警监测和帮扶工作联动机制,强化部门沟通协调,拓宽防贫预警渠道,定期研判返贫风险隐患,研究制定应对措施,推进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规范化、精准化落实。健全精准排查机制。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三类群体”开展集中排查和动态监测,针对具有致贫返贫风险的人群,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展针对性帮扶;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真正做到“户户有帮扶机制,人人有防贫措施”。今年以来,共开展4次大排查,实现农户全覆盖,通过排查新增识别监测对象50户203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4户13人,脱贫不稳定户6户2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0户166人,均已享受针对性帮扶措施。
帮扶干部。
聚焦三个坚持 推动监测“高质量”
坚持排查多元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依靠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乡村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对照监测范围,对突发困难人群、失能老年人口、重病家庭重点关注,及时靶向入户核查,进行常态化预警。对核实结果开展集中研判,符合纳入监测的及时按照识别程序识别后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今年以来,累计归集预警线索13152条,涉及人数12006人。坚持预警“数据化”。依托贵州乡村振兴云防贫预警监测平台,进一步挖掘大数据“钻石矿”,通过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防止返贫预警监测小程序,实现农户扫描“二维码”一键申报,综合分析信息数据,对疑似对象分类分级反馈给所在基层单位进行核实,做到监测全覆盖、无死角。坚持督导常态化。采取“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形式,通过动态监测户信息倒逼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通报,对问题较多的进行约谈,对弄虚作假、问题严重、失职失责的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标对表中央、省考核要求,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成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纳入市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
和村民一起修路。
抓实三类举措 打好帮扶“组合拳”
产业扶持防返贫。集中力量发展生态茶、食用菌、中药材、蔬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特色林业、薯类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农业发展基地,确保监测对象每户至少有1至2个产业覆盖。就业巩固防返贫。充分发挥县国有劳务公司、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驻外劳务协作站的作用,健全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深入实施“留雁行动”,确保“三类人群”、有劳动力家庭至少1户1人以上就业创业。综合保险防返贫。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继续推动生态护林员、护路员等公益岗位,优先安置脱贫户、监测对象户,帮助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同时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过渡期逐步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住房、医疗、教育等行业部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帮扶,瞄准风险,对症下药,落实产业就业帮扶、医疗保障、贫困助学、兜底保障等政策。(图/文 思南县委宣传部)
凉水清村驻村工作队帮助群众撤除危旧设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