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专家学者聚安顺为贵州黑茶产业问诊把脉

本报讯(记者 姜雨熙)12月14日,第四届贵州生态黑茶论坛在安顺举行,旨在助推地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和贵州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以“三茶统筹·消费振兴、生态黑茶·康养安顺”为主题,参加论坛的部分专家围绕“微生物作用下黑茶品质形成分析”“贵州生态黑茶与云南普洱茶之比较”“贵州黑茶品牌文化建设初步构想”等主题,力求广聚技术资源、广纳真知灼见、广交科技英才、广搭合作平台,促进贵州茶产业取得新发展。
近年来,安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全省茶产业发展“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总体思路,坚持“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推进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安顺茶叶面积达到42万亩,茶业经营主体达到235家;茶叶总产量达到2.3万吨,同比增长13.22%;茶叶总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15.60%。安顺还承办了贵州茶文旅融合发展暨招商华北(青岛)推介活动,举办贵州茶博会安顺分会场活动、“虹湖茶香”安顺茶主题推介活动等大型活动赛事,推动“贵州绿茶·安顺瀑布茶”进景区工作取得成效。
围绕贵州生态黑茶产业未来如何壮大、发展?来自省内外多名茶专家、学者发表见解。
“黔生态黑茶,首先保证茶园生物多样性,其次要走机械化、工业化、文旅结合的道路。在生态黑茶种植上,管理需清晰化。依靠管理,用生物多样性免疫病虫害,从而提升生态茶质量。”云南省老科协茶叶分会副会长、云南省茶专家、高级农艺师沈晓进说。
“贵州生态黑茶应该更加注重风味独特性和品种多样化,提升市场竞争力。”省茶科所茶叶加工功能实验室主任、博士、副研究员潘科认为。
“行业亟需建立一个标准,来提高黑茶生产加工水平,规避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将黑茶产业做大做强。”省农科院原院长,微生物学专家刘作易说。
接下来,在大力发展好优势绿茶产业基础上,安顺市将继续以优质的安顺本地原生茶叶品种为原料,借助康养福地的独特气候,研制出更多具有贵州鲜明地域性特征的生态黑茶产品,使其成为我省打造“三绿两红一黑”茶品牌战略中的新亮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