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地方联播

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 :中国“天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

2021年12月16日15:32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克度镇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俗称的FAST“中国天眼”在这里落成,并开放运行,克度镇被越来越多人看到。

为了守护中国“天眼”安全,平塘县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管理体制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围绕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 为抓手,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共同发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发动广大老百姓的力量,一同守护中国“天眼”。

“十联户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联户是最基层的神经末梢,从联户向上传递出第一手的群众信息,也以联户为单位向下第一时间传达相关政策。”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政法委员邓天健说到。

2021年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建立了1个镇级综治中心,14个村(社区)级综治中心,村级综治中心选取各村主任担任综治主任,以便统筹安排相关工作。同时,全镇共划分57个网格、682个联户,克度镇在原本划分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网格。

“选好联户长十分关键,联户长要责任心非常强,积极主动的推动工作开展,与管辖联户很好的沟通,日常生活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邓天健介绍了联户长的相关工作,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联户长利用业余的时间,了解相关政策进行传达,推动促进基层工作开展。

克度镇每个村(社区)选优配强十联户人员,严格按照“联户选举、驻村民警审查、村党支部把关”程序,遵循“住户相邻、邻里守望”原则,采取亲情相联、地域相联模式,选取有威望、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热心的党员、退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退伍军人和致富能手等764人担任网格员和联户长,并全部公示上墙,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逐步提升群众知晓率,让群众自觉联心联情联事。

“每10到15户选取一名联户长,普通的家庭邻里纠纷联户长就能组织解决。复杂问题也能根据轻重缓急第一时间上报到各级综治中心。”联户长深入群众之中,将群众问题进行“预检分诊”,层层解决,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一中心”的统筹之下,网格治理的每个环节都切实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同时,很好的促进大家的沟通交流,维护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作为基层治理的“作战单元”,“一张网”在社情民意收集、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律宣传等事项起到积极作用。从2020年“十联户”建立以来,在疫情防控和环境整治方面获得显著成效,大家互相监督提醒,高效的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将各项工作划到联户里面,这是一个最小的单元,在联户长的带动下,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促进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为老百姓深入参与基层自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占地1042亩的马鞍社区,汇集了来自“中国天眼”核心区内的金科、落良、前进、航龙、金塘等5个村27个村民组的群众,如何让大家“搬得进去,住得下来”,是最紧要的问题。而“十联户”的建立,成了易地搬迁住户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

“‘十联户’可以让搬迁过来的群众快速增进大家感情,每个联户需要建立微信沟通群,任何政策规定的传达都通过微信群,大家交流自然就多了起来。”马鞍社区经过集中规划,各住户比村子里面更加紧密,工作推进具有很好的地域优势,解决的渠道也更加便捷。

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宽阔整洁的街道,一路上金黄的银杏飘扬。马鞍社区的居民有了全新的模样。从大窝凼搬迁到新社区之初,有老百姓担心不能养猪种地,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这样的担心随着在现代化社区更便捷的交通、更方便的消费方式、更多元化的就业途径中慢慢消失。

12年前,刘天信一家就为了中国“天眼”的建设搬迁到政府修建的平房里,在政府的帮助和鼓励之下,刘天信决定自己创业,做起了轮胎生意。“当时想着,我们这里要建设大射电,以后来的人肯定多,人多车应该也会更多,所以做轮胎生意应该很有赚头。”刘天信说。现今,刘天信已经想不起才刚搬迁时的短暂迷茫,有了全新的生活。

“现在这个时代,只要你肯干,做什么都能够致富。”鲁永军是5年前搬到了克度镇马鞍社区,用安置费在镇上盖了一栋4层楼的房子,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马鞍山社区搬来了更多的人。

离开生活多年的旧址,大家内心都绷着一根弦,思考下一步做什么,鲁永军在经过考察之后确定未来的方向。“搬到这边来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想做回老本行,开厂带领更多人致富。”鲁永军说,就这样,他开始了建厂计划。两年后,一家服装厂在马鞍社区扶贫产业园开工了,服装厂专门做外贸订单,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小镇的经济发展。就这样,搬迁而来的大窝凼村民们,传承着“天眼”精神,在新的家园里创业、就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好日子。

越来越多的访客到克度镇探秘“中国天眼”,守护中国“天眼”安全成为克度镇所有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宣传守护“天眼”的相关政策法规被列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每逢周日赶集,邓天健便会带领大家进行集中宣传,发送相关宣传手册,进行相关政策宣讲。

“我们的宣传不仅针对守护中国天眼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还包括反诈普法等内容,联户长更是走进每个联户,帮忙大家安装软件‘国家反诈APP’,群众宣传工作,就是要确保人人知晓。” 邓天健如是说。

“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的不断推进,不仅促进了邻里和谐,为相关政策和社情民意的上传下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互通中共享信息,在互助中增进团结,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保护天眼 大家在行动

在克度派出所马鞍社区警务室可以看到,70多路监控探头,尽可能让社区不留盲点。在警务室外,张贴着克度镇马鞍社区村规民约,里面的内容都是在“天眼”宁静区环境保护法庭的指导下完成,让群众有了一条行为准则。在小镇上,共有11所学校,为了做好普法宣传,法制进校园工作的开展总是由司法、法庭和派出所一起配合完成。

在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王兴进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山林纠纷的调解,调解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双方都没有直接证明,很多时候甚至没有正规的林权证,王兴进就要指导他们先去办理相关证件,再来和当事人讲道理。“主要是为了人民的和谐,大家也比较信服我,就想着来帮大家做个见证人,化解一下大家的矛盾纠纷,可以让大家都好好相处,好好生活。”面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判断当事人的性格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简单的邻里纠纷大都联户长就能够解决,上报到综治中心的很多是土地纠纷、农民工工资问题。双方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就要把对方分开单独作工作。

面对当事人不听道理劝告的情况,有的时候也要请“外援”,找能够制住对方的人来帮忙。综治中心派出所总是第一时间收到情况,赶赴现场,涉及到专业法律法规内容的,司法所和法庭就作为顾问参与到调解之中。司法所存放着厚厚的调节卷宗,从审批表、人民调解书、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各项证据说明以及人民调解书,将每一项调解的案例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面对比较复杂的情况,综治中心牵头,大家全力配合,服务好老百姓,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让中国“天眼”安全运行,是大家的一致目标。

“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建设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克度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天眼”宁静区环境保护法庭、派出所共同协作,相互联动。

“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 ‘中国天眼’”的标语高高树立在路边,平塘县建立完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三位一体综合运行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基层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守护天眼营造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全民重视的良好氛围,让“中国天眼”可以在这里静谧的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王凯、张芳芳)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