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要闻

“五治”发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21年11月23日08:50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告别脏乱臭旱厕,马场镇马鞍村村民舒展了眉头;守着好风景吃上“旅游饭”,车田景区的村民变身当上老板;将“酒席减负”写入《村规民约》,湖潮乡星河社区规范管理刮起“文明新风”……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推动贵安新区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直击群众所急、所需、所盼,贵安新区将农村“五治”工作作为保障农村民生的关键抓手、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强化目标导向、精准定位目标,扎实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工作,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建好小厕所 人居环境美

10月初,贵安新区马场镇马鞍村村委会主任杨梅桂走进村民许传山家,宣传“厕所革命”优惠政策。许传山立即报名,成为村里首批加入农厕改造升级的70户村民之一。

1个多月过去,许传山家的无害化厕所建成投用,家人使用起来格外舒心。

“以前的厕所在房间外面,又小又脏蚊虫乱飞,卫生环境很糟糕。”许传山说,新厕所亮堂、干净,连热水都随开随用。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贵安新区将“小厕所”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紧邻红枫湖、松柏山水库的马场镇是最先行动的乡镇。为保障改造工作高质效推进,该镇结合强化领导、完善机制,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组织人员落实落细改厕政策宣传、责任分工、台账建立工作,今年6月启动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提升改造。

“以群众需求为着力点,是我们推进‘厕所革命’的关键抓手。”马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文彬说,马场镇聚焦辖区实际划定户改厕标准,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组以及村支两委的年底考核,上下联动形成机制合力。

统一、高效的工作调度机制,形成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的强大合力。马场镇“以奖代补”奖励机制、签订承诺书等举措,加快推动村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思想转变。今年,马场镇200户农村厕所改造接近尾声,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

守护好环境 吃上“旅游饭”

近年来,车田村依托穿村而过的车田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及特色民宿等经营业态竞相涌现,由此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却一度成为困扰当地村民的“痛点”。

“尤其是夏秋旅游旺季,路上油污横流、乱排乱放,不管是游客还是村民都反映强烈。”回忆那时的场景,车田村村委会主任张忠平感触颇深。

他介绍,经营发展产生的污水排放量大、水量水质变化大、含油量高,处理起来并不容易,而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无法负担日益增多的污水,景区大部分生活污水长期直排,严重影响环境。

为此,贵安新区启动实施车田景区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相关部门牵头投资500万元,在景区内先后新建2座处理能力10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及1座处理能力1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

结合经营生产污水的特殊性,车田村组织景区所有经营户在后院修建家庭隔油池、化粪池,对进入污水收集管网的污水进行油污隔离、沉淀发酵等预处理,再统一汇集到污水处理站处理,确保污水处理设备有效运行。

“我们聘请专业环保机构为村民修建家庭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形成闭合式污水处理系统。”湖潮乡环保雇员王松说,处理后,污水水质标准可以作为“再生水”用于绿化浇灌及道路冲洗,节约用水的同时降低了景区运营成本。

环境的升级让车田人干劲十足,不断创新思维丰富旅游业态,着力打造高品质乡村游。张忠平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车田景区接待50多万游客,全村旅游收入达800多万元。

简办“红白事” 引领新风尚

11月18日,记者来到贵安新区湖潮乡星河社区,一座钢架结构的蓝色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湖潮乡下坝村村委会主任赵清胜告诉记者,这是星河社区的红白喜事专用场地。

星河社区是贵安新区13个回迁安置社区之一,居民均来自湖潮乡下坝村、新民村、兰安村3个村的回迁安置群众。“农民变市民”过上了新生活,大部分人仍保持着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传统习俗。

为此,星河社区创新出招,下坝村村支两委出资70多万元建设红白喜事场地,仅供村民操办红白喜事使用,减少不必要酒席的同时,推动传统操办方式更简约文明。

赵清胜介绍,红白喜事专用场地不仅接通水、电,厨房基本用具也一应俱全,有需求的居民只需在村委会办公室登记申请,便可按照社区相关规定办酒席,流程既简单又高效。

除减轻经济负担,红白喜事场地的使用也悄然改变着星河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在规范场地内,社区居民举行红白喜事不再推崇大操大办,而是不讲排场、一切从简,掀起一股乡风文明新风尚。

为持续推进酒席“减负”,星河社区还将“简办红白喜事”写入村规民约,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期上门宣传,通过规范管理推动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