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黎平视窗>>时政要闻

黎平:“3+”模式持续提升城市环境

2021年11月15日16:03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今年以来,黎平县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城市管理上有作为,在解决问题上有举措,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实行城市管理“联动”模式。一是建立四级层面指挥体系。按照“单位下沉”“领导下沉”“人员下沉”的方式,将91个县级部门安排到县城区德凤街道、龙形街道的23个社区,构建“县攻坚指挥部+街道攻坚指挥所+社区攻坚指挥站+攻坚分队”四级指挥体系,实行城市管理社区网格化。二是建立四级层面管理机制。建立县领导包社区、街道包辖区、县直部门包网格、网格队员包路段的管理制度,以及网格队员日常管理、县直部门积极参与、街道主体统筹、县领导常态督查指导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四级层面包保制度。建立督查人员包区域、职能部门包职责、执法人员包路段、临街商铺包店面的“四层面四包保”工作责任制,形成“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以完善的城市管理指挥体系全面提升巩固城市管理水平。 实行城市管理“结对”模式。一是实行社区服务网格管理。按照“机关支部+社区支部+楼栋长+社区党员”组织体系,包保责任单位把服务社区划分为小网格,明确对接单位、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明确工作措施,确保城市管理工作无“真空”。二是实行支部结对帮扶管理。机关与社区联合成立“兼合式”党支部,安排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采取主题服务、菜单式服务、志愿服务、定点服务、网络服务、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城市管理服务活动,城市管理水平有质的提高。三是实行党员联系楼长管理。采取“一对一”联系的方式,由机关党员和社区党员联系楼栋长,楼栋长联系住户,打通“面对面交流”“网络问题反馈”等“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渠道,让机关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能够及时了解、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实行城市管理“互通”模式。一是实行城市管理巷长模式。创新性地实行“巷长+党员+群众”模式,党工委书记任总巷长,办事处主任任副总巷长,各联系社区副职任片区巷长,街道干部任巷长,社区干部任副巷长,将城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分解到点,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门前三包责任机制。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串巷入户与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组织党员干部、动员社区群众以“文明行动日”为载体,开展社区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引导群众做好门前卫生、秩序、绿化“三包”工作,积极提升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实行群众网络举报制度。在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设置“文明创建曝光台”,开通城市管理社情民意问题举报通道,鼓励群众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将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向县内媒体举报,有效地促进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黎平县推进“3+”模式,有效解决一批城市管理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城市整洁度明显提升,市民生活环境切实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詹家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军)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