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务川视窗

务川多举措转型发展绿色农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2021年11月03日10:38 |
小字号

为高质量发展绿色农业、生态经济,今年以来,务川自治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全过程,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发展体系,实现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5%左右。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建成“1+2+N”产业体系,种植粮食73.41万亩、烤烟8.61万亩、蔬菜17.11万亩、辣椒12.56万亩、食用菌1659亩,管护花椒20万亩、茶园10.89万亩、精品水果9万亩、中药材14.2万亩;存栏牛10.03万头、山羊15.67万头,生猪、24.87万头、家禽存栏95.725万羽,水产养殖面积44281.5亩。发挥林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推动“旅游+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推进绿色食品加工,培育壮大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05家、500万元以下加工企业118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5.13亿元,加工转化率95.61%。

二是持续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创新施肥模式,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强化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措施落实,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坚持绿色防控,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不断病虫害绿色防控能力,从源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进一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

三是扎实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建立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综合利用率达到 80%以上;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分种类、分领域逐步推进禁塑、限塑,合理使用标准地膜,引导农民回收废旧地膜和使用可降解地膜,实现大田生产地膜零增长;加强畜禽粪便科学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四是全面抓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全面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各项政策措施,开展禁捕管理秩序和涉渔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执法协作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查处非法捕捞渔具制售和渔获物交易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该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

五是扎实推进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绝对安全;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农业面污染监管能力;全面落实“河长制”,压实河长责任,全面排查河流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五乱”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维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农业农村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有序开展受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深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持续实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行动计划,推动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恢复。

六是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强化规划引领,加强村庄风貌管控,注重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深入推进“一分、三净、五改”工程,构建点线面结合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 8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8%;持续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家庭农场、户)污染综合治理,实现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合格率95%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80%以上。

七是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等各类督察、暗访以及自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强化“三线一单”成果运用,严格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力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增量,分类依法处置存量。(农业农村局)

来源:务川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