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幸福社区:楼栋服务队为居民创造幸福家园

“住得习惯,也找得到家在哪里,刚搬来的时候找不到家。”72岁的白永飞老人笑呵呵地讲着自己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的生活状况。
在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一开始找不到家的老人占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帮老人们找家在哪里,还想了一些办法,例如给他们写一张有楼层门牌号的纸条。
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人民网 陈晶晶摄
“我找到他们,就问他们我家在哪里,后来他们给我写了一张纸条,我看着上面的数字,一对照,找到了家。”白永飞老人说。
幸福社区安置了搬迁群众1816户9167人(贫困户1587户,8119人)。老年人和特殊群众居多,怎么给这两个群体做好服务,让他们能适应这里的生活,过得舒心,是幸福社区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
“刚开始,我们24小时上班,没有周末,做得最多的就是引导他们回家。”柏杨林街道办事处主任聂斌表示。幸福社区以党建为统领,1个楼栋1名党员引领,并组建1支服务队。以居民小组为党建服务单元组建楼栋服务队,在本楼栋内挑选优秀党员、楼栋长、公益岗位、老年人代表、妇女代表、青年代表、少先队代表、残疾人代表等人员组建服务队,积极发挥各楼栋的中坚力量和骨干群众的作用,确保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楼栋。
搬迁群众在广场上休闲游玩。人民网 陈晶晶摄
“老人五六十岁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而且特殊群众多,怕有什么问题,我们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发组建了夜间巡逻队进行巡逻,确保一定的安全和提供一些帮助。”从七星关区生机镇搬来的吴胜说。
据悉,幸福社区对特殊群众一个星期走访一次,对平常群众一个月走访一次。
社区警务室。人民网 陈晶晶摄
“他们刚搬来的时候,垃圾不会规范放到垃圾箱里,有的不走斑马线,我们就加强宣传引导。”柏杨林街道办事处主任聂斌说到。
为了能让搬迁群众适应新生活,幸福社区聚焦“文明促进”——讲(思想引导)、学(宣传教化)、洁(卫生整治)、比(评先选优)、督(监督检查)、帮(志愿服务),做好群众感恩教育、文明教育、法治教育、技能教育等宣传宣讲,抓实辖区群众的思想引领。各楼栋每月至少召开2次楼栋会及时宣传当前各项政策和重点工作,以“奋进之星”评选为载体,做好群众的行为规范和评先选优等工作,特别是搬迁群众室内环境卫生,各楼栋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在楼栋公开公示牌上对环境卫生好的家庭进行公示表扬,切实解决群众转观念、快融入,激发内生动力的问题。
毕节市七星关区幸福社区《民法典》主题公园。人民网 陈晶晶摄
如今,幸福社区的搬迁群众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有事就找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社区有警务室和党员组成的巡逻队保障安全,没有了烦心事和忧心事。在广场上,他们坐着聊天,坐着绣鞋垫,坐着享受生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