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要闻

黎平:红土地上谱新曲

2021年08月25日08:15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赓续红色血脉,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入黔的第一站,黎平县发挥红色文化、侗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优势,力争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

一个个绿色产业生机盎然,一个个创业故事激昂人心,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在“曙光之城”徐徐展开。

绿色产业成样板

九潮镇便等村是远近闻名的“灵芝村”,通过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抓产业、闯市场,从一个省级深度贫困村变成了“样板村”。

从脱贫到致富,一片叶子带来了希望。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黎平茶叶已然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该县全面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累计投产茶园面积22.6万亩,有茶企314家,茶叶年产值突破12亿元,每年带动劳动力就业10万余人,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选准选优特色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助推产业振兴。黎平县做大做强“两茶一药一畜”等主导产业,2020年“八大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9亿元。其中,黎平万宝山万亩乌天麻基地是该县最大的天麻基地,产值可达1亿元,精深加工后产值约1.5亿元,助农增收5000万元。

黎平县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转化通道,统筹布局万宝山万亩天麻种植产业园、二望坡林下经济示范园、罗团林下经济产业园和万亩钩藤产业带、万箱林蜂产业带、林下种养示范带“三园三带”建设,把林下经济产业串点成线、连线成面。

能人带动促增收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该县结合实际,以人才“三名工程”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侗族刺绣传承下去,与乡亲们一起实现致富梦。”该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陆永江,自2015年回乡创业以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帮扶。在她的带动下,先后创办刺绣基地8个,带动300多名青年人成功创业,让15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同样,在部队磨炼8年的吴长霖2015年回到家乡中潮镇中潮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创建黎平七彩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累计带动周边上万群众就业;优化利益分配机制,中潮村村级集体经济累积达100多万元。

着眼于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该县成立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协会均是高素质职业农民、青年创业者等会员。目前,协会共有会员128名。同时,该县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农技干部培训等,为各经营主体提供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7家。

美丽乡村入画来

八舟社区是中央红军长征途经的村庄,一座简易的木质红军桥见证了当年的军民鱼水之情。如今的八舟社区依托“红”“绿”两大资源,曾经的“赤贫村”成了“小康明星村”,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红土地”的群众日子越来越红火。

黎平县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示范线、侗族文化示范线、绿色生态示范线”,在21个乡镇(街道)开展县级示范点创建,形成区域内乡村振兴中轴效应,连片推进,带动周边村镇发展。

以红色文化为“魂”,在全县重点打造佳所村等12个红色美丽村庄样板村;以侗族文化为“特”,打造肇兴侗寨、黄岗侗寨、地扪侗寨、蒲洞侗寨、铜关侗寨等具有侗族特色的村寨;以生态文化为“引”,打造洋洞“有机小镇”、滚正村“民宿”等乡村旅游村寨……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在黎平各地徐徐展开。(王邦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骏娇)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