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红岩村:水美鱼欢 流水养鱼环保增收两不误

立秋时节,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流水养鱼示范点的养殖池边,技术人员廖正伦正在给鱼儿投食,只见水面上荡起阵阵涟漪,鱼儿们摆动着翘尾纵情翻滚,扑腾地探出头欢快抢食,一副水美鱼欢的景象。 “我们基地占地3亩,有20余个养鱼池,以养市场前景良好的加州鲈鱼为主,还有江团、花背鲤鱼等经济效益好的鱼种,应用高密度流水养鱼技术,可以实现年产20万斤左右。从目前鱼儿的生长情况来看,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这一期有搞头了。”廖正伦一边喂养鱼儿,一边笑着对记者介绍。
流水养鱼是在有水流交换的鱼池内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方式。一般以水库、湖泊、河道、山溪、泉水等作水源,借助水位差、引流或截流设施及水泵等,使水不断地流经鱼池,由于水流起着输入溶解氧和排除鱼类排泄物的作用,池水能保持良好水质,为鱼类高密度精养创造了条件。红岩村流水养鱼示范点修建有过滤沉淀池,排放出去的水经过过滤沉淀处理,达到环保增收两不误。
看着逐渐肥美的鱼儿,不仅廖正伦高兴,红岩村委会主任娄利友也笑得异常开心。 娄利友是该流水养鱼示范点发出资人和筹划人之一,在2020年7月,在他的建议下,村支两委前往广西南宇考察学习加州鲈鱼养殖并及时了解市场需求,2020年9月合作社开始引进资金建鱼塘8口试养加州鲈鱼,至今年5月试养成功,并于今年6月引进有10余年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廖正伦与何宇入住红岩村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修建鲈鱼养殖池20余个,年产加州鲈鱼20万斤左右。 “永和镇山多林茂,溪水清澈,这是很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好了是很大的财富。而且流水养殖病症少、庐鱼品质好、市场好,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娄利友告诉记者。
村集体收入增加,村民们也得到了切实好处。稻田鱼一直是当地的特色,但以前老百姓购买鱼苗需要跑到外地,运费贵、成本高不说,品质也很难有所保障,如今红岩村水养鱼示范点发展,直接就可通过示范点培育优质鱼苗,成本价格批发卖给村民,减少村民的投入成本,助推村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致富带头作用,提升群众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娄利友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泰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