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国有大坡林场:守护森林资源 创造生态财富

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山顶走,笔者来到了平坝区国有大坡林场的森林防火瞭望塔,放眼望去,只见树木郁郁葱葱,延绵不绝,漫山林海中,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大坡林场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10200亩,森林蓄积量从2016年的12.2758万立方米增长到14.1162万立方米,林场森林覆盖率95.32%,林场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平坝区绿色生态屏障,更是森林资源精华所在。
“生态财富就是社会财富。大坡林场始终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主要工作,一代代林场人团结奋进,众志成城,实现了林场由弱变强。”平坝区国有大坡林场场长廖正武说,“十三五”以来,平坝区国有林场把握林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和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2020年11月,贵州省林业局宣布第一批国有示范林场,平坝区国有大坡林场成为安顺第一批智慧型示范林场。
荣耀背后是汗水。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为主体。实现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15个主要指标迈步新台阶。
林场的变化非一朝一夕之功,几代林场干部职工充分发挥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不忘绿化荒山的初心,牢记生态建设使命,抢抓机遇,上下同心,积极行动。
“2016年以来,在森林防火期间,特别是春节、清明、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后,大坡林场在林区要道设防火检查点,宣传林业政策。”廖正武说,每年在林区公路、学校、村寨周边钉挂防火标语100余块,与林场周边30余户村民签约森林防火告知书,通过各种形式努力做到森林防火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森林防火期内,大坡林场严格制定防火值班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由场长、副场长和护林队队长负责全场森林防火工作,并亲自轮流带队值班,全场职工参与,组织专业扑火队员随时待命,由于长期工作落实到位,在“十三五”期间未发生任何森林火灾。
如今,大坡林场成为安顺首个“智慧林场”试点,该项目实施后,林场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智慧林场的实施加快推进林业数字化建设、促进林场管理模式的变革。
“智慧林场是解决森林防火、森林体系资源管护的建设,以前森林防火全部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结合林场的林地问题,大坡林场片区之间跨度有10多公里,传统的森林防火难度系数很大,而智慧林场是由传统森林管护转向以信息化手段开展森林防火、护林员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廖正武说,项目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针对林场的立体实时感知、管护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场发展新模式。实现林区小班的可视化、精细化、网络化管理,提高林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化引领、一体化集成、智慧化创新”的发展模式。
“以前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是实时值守,而智慧林场的建设让林场管护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安全放心。”站在瞭望塔上的工作人员张友文看着远方高兴地说道。(詹艳)
来源:安顺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