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要闻

鱼肥鸭欢稻花香 综合种养产业旺

2021年08月05日08:27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盛夏,走进镇远县羊场镇龙洞村“稻鱼鸭”综合种养基地,一丘丘稻田里,水稻长势喜人,绿油油一片,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鸭子来回穿梭觅食。

“去年我种了3亩田,稻、鱼、鸭都带来收入。每亩田总共收入5000多元,比以前高太多了。要知道,过去单纯种植水稻,每亩收入就1000元左右。”

65岁的村民雷维华,尝到了“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带来的甜头后,今年继续种养。

龙洞村山好水好,交通便利,但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产业,先后尝试过发展中药材、精品水果、生姜等产业,都没有成功。

2017年,村党支部书记向泽荣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到遵义市湄潭县考察学习。看着别人产业发展得这么好,群众跟着受益,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龙洞村的产业发展起来。回来后结合实际情况多次研判,确定了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助农增收的发展思路,在成立村级合作社后,立即推广实施。

“2018年刚开始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时,不少群众并不认可这种做法,也不愿意参与。”万事开头难,向泽荣多次带领村干部入户动员群众。

为了打消群众心中的疑虑,调动积极性,合作社流转田地300亩,带头发展起了“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同时,向群众免费发放鱼苗和鸭苗,并承诺村里将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统一回收,但也只有200户群众参与其中,加在一起发展了500亩。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种养技巧。鸭和鱼不仅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还可以肥田。另外,鱼群游动可以搅动泥土,加快肥料分解。”一名群众说。

当年八月,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检验“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成绩的季节。“一公斤谷子能卖到6元,在我们这地方还是头一次,以前啊,米都只能卖到4元多。明年我也要种几亩‘稻鱼鸭’田。”村委会门口挤满了围观群众,看着卖完谷子的群众手里的现金,眼里写满了羡慕。

“优质稻加工成米粒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上海和杭州等地,均价可达到16元每公斤。田鱼和田鸭被县城的酒店抢着要,供不应求。”2018年,合作社收获优质稻23万公斤、稻田鱼1.4万公斤、稻田鸭5000余羽,总销售额达263万元,平均亩产值超过5200元。

效益有了,参与的群众多了,管理难度也增大了。为了保证产品品质,该村还探索了由村级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防疫防治、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市场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让产品品质和群众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得到了贵州大学‘三农’专家的大力支持。该校不仅研究编印了种养技术手册发放给我们,今年还派专家教授来给大伙进行面对面授课。现在,群众的积极性很高,种养技术也不断提高。”龙洞村相关负责人李贵清说。2020年1月,该村“稻鱼鸭”综合种养基地还被列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贵州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四大行动’推广基地”。

目前,龙洞村有370余户群众参与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总面积达1200亩,户均增收1.29万元。

龙洞村只是镇远县实施“稻鱼鸭”“稻鱼”综合种养产业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在金堡镇、都坪镇、涌溪乡、大地乡等12个乡镇推广实施稻田综合种养项目,面积达5.1万余亩。(通讯员 洪加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