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吴子书:
青山不老水长流 白头不悔甘奉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夏日,站在山顶的瞭望塔上,锦屏县春蕾林场尽收眼底,林海滔滔,波澜壮阔,美不胜收。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吴子书,今年58岁,是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人。他从1981年开始到林场工作,一干就是40年,见证了林场面积发展到如今的10.5万亩。
山头绿了,头发白了。如今,吴子书已是春蕾林场年纪最大的护林员。
在他身上,该有很多故事吧?吴子书微微一笑:“我的工作就是瞭望、报告,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生活很平淡。”
瞭望塔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塔高18.5米,共6层。吴子书每天的工作,就是天亮爬上塔顶,遥望林场,监视林场的一切动静,天黑下塔。周而复始。
吴子书曾是一名军人。出生林农家庭,从小热爱林业的他,从部队退伍后,选择回到家乡林场工作。
几十年来,他和妻子龙桃花在林场造林护林、相遇相知、恋爱成家,他们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莽莽森林。去年,妻子退休后离开林场,回家去了。
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吴子书在瞭望塔上进行瞭望,妻子则在塔下种菜养鸡、洗衣做饭、料理日常生活。
瞭望工作马虎不得,主要是防火工作。一旦发现哪里冒烟,马上通过对讲机报告给在塔下深山里负责巡山的同事。“瞭望塔类似于林场的指挥中心。”
多年的瞭望工作,吴子书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即使在云雾弥漫的天气,也能迅速分清是烟还是雾。
多年的磨练,吴子书对林场的地形情况了如指掌。林场一旦出现情况,他能够马上说出事发地的地名、位置、线路,让负责巡山的同事及时赶到现场。
瞭望工作看似简单、轻松,其实不然。瞭望塔位于林场最高处,塔上风大,尤其冬天,寒风刺骨,吹得人头痛。“冬天草木干枯,容易着火,防火工作特别重要。”
正是因为吴子书等护林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护,春蕾林场自1977年建场以来,通过不断植树,林区面积越来越大,如今成了全国最大的乡村林场之一。
望着这茫茫森林,吴子书坚信,虽然人会老去,但青山不会老。“青山不老,细水长流,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