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要闻

贵州金沙:落实“四个留下”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08月03日13:36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金沙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部署,按照市委“四个留下”要求,创新制定“18条措施”,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助推乡村振兴。

建强基层队伍“促振兴”,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引进优秀村干部。各村(社区)从离退休干部、离任村支书、村老寨老等人员中选聘1012名人员组建村级“伯乐团”242个,专职负责从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村大学毕业生、优秀退役军人等群体中识别动员推荐优秀人才加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963名。

强化村干部管理。全县各级村干部(分“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的村干部、村级正职、其他在职村干部”三个等级)须持证上岗。目前,全县1439名村干部已通过任职资格测试。出台《金沙县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管理。

促进村干部提升。出台《金沙县村干部任职期间提升学历奖励办法(试行)》,鼓励村干部任职期间提升学历。去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金融、财会等主题培训村干部3400余人次,实现全覆盖。

提升村干部待遇,提高报酬。按照省村干部报酬“345”政策标准,从2021年1月将村干部“一肩挑”从3500元/月提升至4500元/月,正职从3500元/月提升至4000元/月,副职从3200元/月提升至3500元/月。实行优秀村干部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政策,目前已有7名村干部享受该政策,58名符合条件村干部正在考察中。政治激励。结合换届工作,选拔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7名村第一书记、3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已全部到位。定向招聘。在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拿出不低于2%的岗位定向招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关心关爱。落实村干部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每年对所有在职村干部组织1次县级及以上医院体检,同步建立健康档案,探索制定村干部健康预警机制。

落实派驻力量。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全县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136个,选派驻村干部408名,实现136个乡村振兴驻村点全覆盖。

“七型”村集体之特色产业型西洛街道中华社区葡萄基地套种辣椒。

强化组织引领“促振兴”,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

“象限转化监测”促转化。将全县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划分为班子与合作社“较强、较强”“较强、较弱”“较弱、较强”“较弱、较弱”四象限,制定补短板和实体化运营计划,通过月调度、季核实、季通报的方式,督促后进向先进转化。目前,全县457个集体合作社,实现象限转化132个,其中二三四象限向第一象限转化114个。

“理事长先锋论坛”促交流。通过微信群、工作座谈会、现场观摩交流会等“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合作社理事长交流经验做法、比拼工作实绩。截至目前,已开设“理事长先锋论坛”27个,撰写先锋论坛简报进行经验推广26篇,探索出岩孔东光“三联三起来”、平坝平庄“社员医疗互助金”、柳塘金新“统分结合增后劲”等先进经验;已召开现场观摩会议2次,组织56名乡村干部赴盘州市岩博村、安顺市大坝村、赫章县九股村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党建+金融”解难题。推动金融机构研发“党建+金融”信用贷款产品,推进“银村结对”,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题。在10个党建+金融示范点完成42名党员贷款授信工作的基础上,正在全面开展农村优秀党员授信工作,派驻“金融驻社联络员”10名。

“合作联社”促互补。建立乡镇(街道)农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吸纳辖区内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股东,实现强村带弱村,各村相融共益、互利共赢。目前,在安底镇试点组建镇级合作联社1个,为构建优势互补、三产融合的经营体系作示范。

“七型”村集体之岩孔街道东光社区发展“农旅一体型”“精品花卉大棚。

扶持产业发展“促振兴”,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

盘活资金强扶持。统筹使用中央、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3000万元,拟发展茶叶产业、乡村旅游、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等,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已制定《2021年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和《红色美丽村庄实施方案》已报省委组织部。

“七型”发展拓渠道。探索建立“七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精准施策、工作调度,实现各型村集体巩固提升。目前,全县村集体发展农旅一体型8个、精深加工型5个、商贸服务型14个、劳务组织型150个、资产盘活型3个、资本运营型17个、特色产业型132个。

“顾问团”强服务。从全县农业科技、农产品销售、法律、金融、财务等行业中挑选专家,组建“顾问团”,深入乡村两级开展挂帮、精准指导。目前,已选派266名农技人员挂帮,实现领办社技术服务全覆盖;组织发动122家企业挂帮,初选聘125名荣誉村主任助力合作社发展。

“田园综合体”增亮点。推动集体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住宿、农家乐等为主的特色田园综合体。目前,联合县属国有企业发展特色产业项目30余个,重点打造15个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

“七型”村集体之岩孔街道东光社区发展“农旅一体型”成品花卉。

完善治理体系“促振兴”,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

搭建“为民党建”数字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载体,建立“群众点单、党员干部接单、数字赋能、组织监管”工作体系,服务群众,赋能乡村振兴。目前,9个试点乡镇(街道)已完成阵地建设并启动实施,其中3个乡镇(街道)已完成线上平台建设。

打造“党建+积分”升级版。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县级制定党组织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党建+积分”升级版方案,将党员、群众的日常表现,通过积分与其评先选优、集体分红、积分兑换等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探索运用大数据管理党员及群众事项。

强化“三治”融合工作。通过县级统筹,拟订了“三治融合”工作清单,积极探索“一约五会”乡村治理三治融合工作机制(社区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居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调解委员会)。

探索“片区监督站”。成立金沙县村务(民生)监督委员会,构建了村“三委”相互制约监督格局。探索设立“片区监督站”,推进村务(民生)监督专职化,选取岩孔、沙土、安底等5个乡镇(街道)建立片区监督站试点工作,推动实现村务(民生)监督专职化。(图/文 赖叙)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