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时政要闻

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成功的时代价值

2021年07月28日08:45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毕节曾是全省贫困面最大的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全面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人口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重大跨越”。

为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闯出一条新路子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毕节试验区成功的闯出了一条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以大党建为统领,坚持改革创新,统筹经济与生态、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集中力量攻坚。

以大党建为统领。通过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完善机制体制等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工作中创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和经验做法,为落实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具体方案。探索建立“四看法”指标体系、“十子”工作机制、“联县帮乡驻村入户”攻坚打法体系等。

为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了新经验

统一战线帮助毕节试验区的发展,最早是以智力支边为主,指导帮助毕节试验区制定发展规划,从2014年开始形成了“9+1+1”的统一战线帮扶毕节试验区的工作模式,“9”指的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每个党派中央帮扶一个县区。以共同创建“同心”品牌,着力推动“同心助贫”“同心助医”“同心助改”“同心助教”“同心助学”五大项目,不断探索帮扶的新机制、新路径。

完善机制,形成全方位帮扶的格局。如中央统战部牵头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部分省市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干部挂职锻炼机制等帮扶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五大工程。

创新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如全国工商联探索实践智力帮扶、科技示范、民生改善等多种扶贫模式,组织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农工党中央实施“同心助医工程”和“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探索让全科医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水平高”的有效路径和工作模式。

通过培训教育,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民建中央、民进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帮助对口县开展教师、医务人员培训。

完善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统一战线自试验区成立以来新建援建扩建各类学校200余所、援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院235所。

协调重大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民革中央通过项目实施争取纳雍火电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发展。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毕节试验区实现了“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和精神面貌更加高昂”等三个明显变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积累了一条重要经验。通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试验区干部群众提升了工作能力,积累了发展的经验,但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地跟党走。

形成了一种奋斗精神。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敢闯敢试、试验示范”就是试验区的鲜明标志,“敢为人先”就融入了试验区人民的精神血脉,形成了“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精神,为试验区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探索了一种发展模式。探索建立的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有效地将零散的土地组织起来、将分散的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了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四个留下”(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为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路径。(卜令冲)

(作者单位:中共毕节市委党校)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