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

2021年05月31日15:0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谱写了乡村振兴新华章。

“以前种菜全凭经验、靠感觉,现在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定时定量精确种植,工作轻松,事半功倍。”走进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盛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放眼望去,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盛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产业配套项目,投资约5000万元,于2018年投入使用,园区分为农业景观展示厅、新品种推广展示厅、花卉展示区、立体栽培展示厅,主要用于蔬菜种植、花卉种植以及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观光园一角。

园区实现成果展示、交易平台、科教培训、技术研发、休闲观光等功能,棚内黄瓜、西红柿、南瓜等名、特、优蔬果,把整个大棚装饰的五颜六色,令人叹为惊奇。

园区的建成为七星关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智能温控、供水施肥、无土栽培等信息化种植管理技术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为搬迁群众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目前,园区采用“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模式,吸纳100多名搬迁群众到园区务工,带动其就近就地就业,让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目标。

科技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为农业生产端提供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也改变了农业的生态。近年来,七星关区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朱昌镇,智慧农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事业相得益彰。

辣椒育苗。

“我们的蔬菜一年可以种八茬,比以前的产量提高了近十倍。”走进朱昌镇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排排蔬菜苗在大棚内整齐划一,村民忙着给新栽的菜苗浇水、除草,为全区“菜篮子”供应提供保障。

该园区于2020年4月开始建设,项目用地508.3亩,温室建筑面积 186750 ㎡。为了让蔬菜更好地生长,园区采用的是第八代冬暖式大棚,有效缩短了作物生长周期,实现高产、高效、高能。同时,园区配套建设4500㎡的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完善包装车间、分拣中心、冷藏库等建设,确保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目前,园区建设蔬菜直销店30家,直销上海等城市。

在不远处的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泰丰生态餐厅、奇异花果展示大厅、农耕文化园、采摘基地、垂钓园、花艺超市等文化娱乐项目,成为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被广大市民称之为“毕节的后花园”、“都市养生地”。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农业科技园是七星关区依托科技创新促进农业迈向现代化,助力农业“加速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七星关区着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实施“益农信息社”工程,大力推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商服务、培训等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区80%行政村。同时,围绕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网点建设,实现在规模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手段和农业智能装备100%覆盖。

种植培训。

在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七星关区围绕区委“532”“211”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节约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组织良种选育联合攻关,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2.8万千瓦,全区机耕面积达到12万公顷,机耕率达86%,农机专业合作社27家。今年,七星关区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建设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5万亩。

未来,七星关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图/文 李金苗)

(责编:吴锋、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