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49条黑臭水体全面治理完成

2021年04月05日08:37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申云帆)日前,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我省纳入生态环境部黑臭水体治理进展督查系统的49个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完成。

据了解,全省纳入督查系统的49个黑臭水体分布在6个地级城市建成区,其中,贵阳市29个、遵义市1个、六盘水市2个、安顺市13个、毕节市1个、铜仁市3个。

2015年以来,我省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双十工程”,并多次印发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协调会,及时掌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情况,加强各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水质交叉监测工作,通过水质监测,及时掌握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情况,为推进黑臭水体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作为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曾一度因为水体黑臭、污染严重,中心城区段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以控源截污为核心,贵阳市总投入约34.38亿元,编制29处黑臭水体一处一策整治方案,对全市所有黑臭水体开展详实现状调查,完成29处黑臭水体和351个排口水质监测,清除淤泥30余万吨,完成15条大沟清污分流改造,建成运行18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

安顺市通过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补给等措施,总投资10.05亿元对全市13条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在全河道安装专门集污的箱涵,使得雨污分流,收集的污水被运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由中水回用设施补给河道,保证河流流量充沛。

作为遵义市湘江河的支流,乌江的二级支流,虾子河的暗涵长度达4.19公里,占整条河流长度的83%,河道常年埋于地下,污染物的排放与堆积导致内部氧气缺乏,光靠人工根本无法完成暗涵内部沉积物的清理。

遵义市按照“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管网全覆盖”的原则,对虾子河流域的14条主次干道,80个排水单元实施雨污分流,消除污水直排虾子河的现状,达到污水收集处理、雨水入河的目的,并通过生态措施修复虾子河局部生态系统,增强虾子河的水体自净能力。

家住安顺市贯城河边的市民吴云龙,每次谈到家门口河道的治理成效,便会举起大拇指说:“这次治理得最彻底!”漫步河岸边,只见河中青荇油在水底招摇,河岸畔的钓鱼翁静待鱼儿的光临,河边步道偶有悠闲游人,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风景画。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