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的“养路老人”

2021年03月02日17:03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王宗应获得的证书。
王宗应获得的证书。

“王叔,又来扫地了啊?”

“闲着没事就来扫扫,路干净,大家的心情都好。”

……

“王叔”名叫王宗应,是汇川区芝麻镇一位耄耋老人,像这样义务护路的场景,已持续了近4年。用他的话说,“共产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

年轻时,王宗应是抗美援朝时期一名义务兵,“本该作为‘汽车兵’上战场,但学习完成刚好停战,我就到云南0924部队开车,为十四军提供后勤保障。”

1950年,王宗应复员回乡,先后在芝麻镇电站和村里工作。在此期间,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1955年,王宗应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无论是做人、做事都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随时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为人民服务。”王宗应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用心用情为群众谋福祉、谋幸福。

几年前的芝麻,就像一座“高原孤岛”,多少年来,村民做梦都盼望着能有一条便捷的公路通往芝麻。

位于芝麻镇新民村的贤芳小学,尽管只开设有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但附近三个村民组的村民仍会将自家小孩送去这里上学。

通往学校的必经之路是一条羊肠小道,崎岖不说,每逢春天来临,狭窄的道路时常被刚刚苏醒的植物“攻城略池”,本就狭窄的小道被遮得严严实实,看不到原本的模样,给孩子们上学留下了安全隐患。

得知这一情况,当时已82岁的王宗应主动“上阵”,提着锄头、镰刀,背着背篓义务为上学的孩子们“修路”。

可山路崎岖,王宗应又已高龄,家人便劝说他放弃。

“家人说‘我岁数大了,出去干这些很危险’。”提起往事,王宗应犹记家人对他的担心,但比起自身的安全,他更担心上学的孩子们。

“那条路是条爬坡路,路上到处是盆般大小的坑,坑坑洼洼的,大人都很难走,何况是娃娃家。”王宗应也执拗起来,“娃娃们上学不容易,那条路危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积极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趁我还能动,能做一点是一点!”

家里人“拦不住”,于是,“执拗”的老人开启了一段每天“上山下坡”的生活。路上有坑,王宗应便用背篓从山下背石头上山填坑;路边植物茂密,王宗应便用镰刀一刀一刀清理。

终于,在王宗应“精卫填海式”的努力下,三四天后,小路有了新的模样,孩子们的上学路也更加平坦、安全。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能上学比什么都重要,路修好了需要长时间维护。”于是,王宗应每年都会对道路进行维护,护航孩子们安全上学,直到贤芳小学停办,孩子们能到更好的学校读书。

随着脱贫攻坚政策利好,2018年,汇川区芝麻镇书写了通组硬化路100%全覆盖的答卷,一些村落还铺上了柏油路,新民村便是其一。

路通了,产业才能活,致富才有希望。新民村新铺的柏油路像一条银丝带,将村民与现代化、小康、幸福和喜悦联系起来。

王宗应深知“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的道理,又开始了老年义务“养路生涯”。清扫乡村公路,一扫就是三四年,竹枝扫帚不知换了几把,只知“坏了就自己扎一把”。

近几年,随着年龄增大,老人的身体也不如以前利索,但还是会坚持定期去清扫道路。

时近下午,在家里“闲不住”的王宗应又带上扫帚来到离家不远的通村路上开始清扫。夕阳余晖下,老人的背影被拉长,印在闪光的柏油路上……(毛艺)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