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引进落地项目33个,完成进出口总额19.8亿元——

遵义综合保税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1年01月21日09:00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钱诚 通讯员 李培松)2020年,遵义综合保税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保税业务,形成加工制造、国际贸易、保税服务相互支撑的园区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综保区是遵义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主平台,必须在持续扩大开放中,深化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拓宽畅通对外开放的通道,助推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遵义综合保税区负责人说。

遵循这一思路,遵义综合保税区发挥开放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创新贸易便利化措施。通过不断努力和争取,先后获批遵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积极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等地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落地一系列措施,为项目落地和企业经营提供便利,为开放型经济发展赋能。

此外,遵义综合保税区还成立外经贸综合服务中心,为各县(区、市)、企业提供从关务、货代、物流、仓储到国际市场拓展等“一站式、全流程、公益性”贸易综合服务,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遵义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科学用好综保区现有保税功能及外贸便利化政策,培育全市生产、外贸、流通开放发展的主力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完成贵州原柜第一单从印度直达遵义综合保税区的辣椒进口业务,立体化贸易通道助力遵义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借着贵州中欧首列直发测试茶叶班列开通,湄潭、凤冈、余庆、金沙等县的茶叶在遵义综合保税区集拼后销往中亚,进一步提振了全市乃至全省茶叶、辣椒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信心,探索出遵义综合保税区助力农业产业外向型发展的路子。

遵义综合保税区还加强与海关、税务部门密切合作,推动“入区退税”、“四自一简”、“核定征收”等政策落地;与黔北物流新城、遵义机场加强合作,推进区港联动,解决口岸功能不足问题;开展分类监管探索,扶持本土企业稳定国内市场,拓展国际业务;与湄潭、凤冈、正安等县加强政府间合作,与椒企、茶企等开展市场化合作,开辟通道、整合资源、政策互补,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平台红利进一步释放。

2020年,园区新引进落地项目33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20%;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近19.8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13%。截至目前,遵义综合保税区累计引进项目78个,其中已落地运营及开工建设项目58个,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近29.72亿元。

下一步,遵义综合保税区将继续坚持实施“一平台四中心”产业发展规划,在打造全省保税加工制造基地、西南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孵化集聚区、全国重要特色产业研发加工贸易基地方面取得实效,基本建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为引领、外经贸优质服务为品牌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