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调洞村:

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

2021年01月19日14:5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黔东南日报消息: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对这句话,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村民深有感触。调洞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全年无霜期300天,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发展农业产业应该比边远地区有优势,别人都很羡慕的地方,2011年以前是个“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零产业”。

“走村入户的时候,就感觉到干群关系不和谐,群众心里有怨气,原因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服务能力差。”瓦寨镇组织委员杨燎回忆说。

2016年,新换届的调洞村“两委”班子,带着群众的信赖和期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导作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蔬菜产业引到村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破调洞村“空壳村”“零产业”局面,实现产业从无到有的蜕变,全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委会换届后,党支部从培育致富产业、抓就业扶贫、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正社会风气、营造文明乡风等入手,倾听群众的诉求、兴产业。

村民袁家文在外打工数年,积累资金后回到村里发展蔬菜产业,是调洞村蔬菜种植大户,在他的蔬菜基地常年有30个贫困群众务工。2014年,袁家文当选调洞村委会副主任,他靠自身成功的经验,已带动51户贫困户发展种植,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推荐党员任职村主任,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发挥带领村民致富作用。”杨燎说。

抓好致富带头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动力之一。

2017年,在镇党委的支持下,选拔2名优秀年轻同志到村任党建指导员,积极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调洞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

同时,充分发动调洞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优秀乡土人才领办合作社、发展生产、调处矛盾,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为壮大集体经济,调洞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党社联建模式和“五金”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发展红利覆盖全村贫困群众。

2015年,调洞村流转506亩土地建立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建成后,由于没人组织管护、运营,农民没有务工收入,农民利益没有保障,基地一度荒废。

为扭转这一局面,调洞村实施老蔬菜基地改造工程,让基地重获新生。

“这一大片都是老菜园,这是刚种下的花菜,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采收了。”袁家文告诉记者,变废为宝也是一笔财富。“利益的事事关群众,管理好蔬菜基地,明年就能见到效益,每亩至少可以收入10000元以上,有了收益,群众就可以分红。”

2020年,调洞村再次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960余万元,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建成占地面积740亩,拥有1025立方米的产地型蔬菜冷库1座、钢架大棚400个、连体大棚35个、智能控温大棚3个、蔬菜配送专车2辆,成功建成了千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截至目前,参社股民192人,产业覆盖贫困群众102户355人,带动贫困群众就业126人,实现户均增收1513元。去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全村仍实现分红5万元,贫困人口户均分红490元。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现村集体经济积累已达142万元。

除了对蔬菜基地进行改造升级,调洞村还紧扣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按照“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的要求,培育种养大户100余人,村支“两委”实行“群众点菜、村委买单”,鼓励群众发展瓜果蔬菜产业,既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又解决产品销路的问题。

党建促脱贫,把基层党建作为农民致富的动力引擎。2020年调洞村已从“空壳村”转变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黔东南日报 通讯员 欧阳可林 舒天美)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