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绣”出巾帼风采

镇宁自治县景宁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 王晓芬

2020年12月28日08:43  来源:贵州日报
 

一台传统织布机、一双绣花巧手,就是我创业的“宝贝”!易地扶贫搬迁后,我开始创业,一家人开始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是镇宁自治县景宁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老家在镇宁六马镇岜塘村。早年离婚,我独自一人拉扯3个孩子,3年前还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我的人生迎来转折点。我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县城景宁小区,住进了敞亮的新房。

可城里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我为生计发愁。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我生于布依之家,从小就会土布制作、刺绣,我就想着制作布依族土布、刺绣拿到集市上卖。

我的做工精细,土布质地柔软,刺绣造型别致。在集市上很受欢迎,慢慢地,就有商家上门找我订货。

生意越来越好,我就想扩大生产规模,但资金是最大的难题。

相关部门知道情况后,积极帮助我协调金融机构贷款,最终我筹措了70余万元,注册成立了镇宁自治县全秀民间工艺有限公司,购置了两台大型织布机器、15台布依族传统织布机、4台撵布机、10台平车、10个染缸,主要从事民族工艺品、银饰品加工、人工织布、刺绣、蜡染加工和销售。

公司成立后,我既要照顾3个孩子,又要忙于生产、收发货物,整天像个陀螺一样转,最让我压力大的是场地不好找、缺熟练工。

县移民工程指挥部以较低的价格,将120平方米的小区铺面租借给我作为生产场地;我不识字,小区工作人员就带着我去办理工商登记和寻找扶持政策;缺熟练工,政府就帮助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把培训实操地点安排在我的公司,还聘请我担任实操教师……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有了生产设备,有了熟练的员工,公司的发展逐渐走向正轨,产品也比较畅销,不仅在镇宁本地销售,还卖到省外去。从成立公司到现在,公司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带动了42名搬迁群众就业,每人每月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

接下来,我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再开两家门店,带动更多的姐妹就业,让大家一起过上红火日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赛 整理)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