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王恩包:青春无悔,只为了脚下这片黑土地

2020年12月02日08:5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村民自发组织修机耕道
村民自发组织修机耕道

我是安顺经开区宋旗镇打纸村驻村扶贫主任王恩包,现年40岁,是一名中共党员。2016年成为开发区脱贫攻坚战线中普通的一员。驻村后,我以满腔的热情、最快的速度熟悉村情、调查民情,田间地里、群众家中、处处都留有我真诚的微笑和深深的足迹。

经过调查,我发现打纸村的实际情况跟我想像的相差甚远, 这里一无支柱产业,是个空壳村,二无办公设备,办公困难,三无正规垃圾回收点,到处一遍狼藉,四无村民小组长(因小组长无工资报酬,无人愿意担当),做群众工作全靠我的一张嘴两条腿。

根据村里实际,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一是开展信息整理。自己出钱修好电脑,利用晚上熬夜加班做基础资料录入,3个月后,完成了全村所有常住人口信息、养老、医疗、贫困户、低保户、留守儿童、房屋等信息的录入工作,让村支两委计策更精准。二是实施就业脱贫。由于当地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就业困难。我利用空闲时间与多家用人单位联系,成功推荐贫困户到德力包装公司就业。之后,我一次又一次地开车送村民到电子厂面试培训,还鼓励种植大户郭保国种植香葱,王学祥种植芹菜,鼓励养殖大户杨小丁养牛......现已成规模,面对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和即将出栏的状牛,我喜出望外。三是进行环境整治。由于村里没有正规垃圾池,我积极向镇有关部门申请资金,在全村人口密集处修建垃圾池5个,针对部分村民乱丢垃圾的恶习,我采取了现场教育和亲自打扫的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们,使村里环境卫生逐步得到改善。随后,我积极向上级部门成功申请垃圾车一辆、垃圾斗14个,并实行专人专管。如今的打纸村干净整洁,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其实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知农民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感情。但在走访中,我发现村里有大片弃耕土地,经过深入了解后才得知,由于交通不便,必须人挑马驮才能完成耕种,费时费力,村民们就选择了放弃耕种。这是一种极大的损失,我必须解决交通问题——修机耕道。

晚上,我到村里老党员蒋家奎家中开展座谈,我的提议得到了老党员们的赞同。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统计出机耕道扩宽需占用土地的农户4户,再梳理出即将受益的农户92户。接下来我挨家挨户到占用土地的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机耕道的好处,让他们提供土地修路。可有户村民只注重个人利益,死活不肯让出土地,并且不听任何解释,后来我们通过多方打听联系上他家在外打工的儿子,向他解释修建机耕道带来的好处,并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成功劝说其父母自愿无偿拿出土地修建机耕道。

村民们看到我们的真心付出后,有22户村民纷纷自愿捐款,这些钱中有他们卖菜的零钱、卖牛的整钱、钩毛线鞋的辛苦钱......看到这感人的场面,我顿时萌生了一个坚定的念头:路一定要通,哪怕自己私人贷款也要把路修通!最后92户村民全部自愿参与了捐助。虽然有了启动资金,但现有的钱只够材料费、挖机工时费,我们已经没有钱雇人出工了。开工那天,我担心无人到场,但奇迹般的来了30多人,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拿着工具早早的到了场地,自觉分配工作,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农村集体劳作的场面。在大家的配合下,短短的12天里,我们就完成了一条长1000余米,宽3.5米的机耕道修建。之后,我到区镇相关部门积极申请专款扶贫资金10万元,对机耕道路沿及路面进行加固铺砂平整,结束了人挑马驮的艰苦岁月,慢慢盘活了400余亩的黑土地。如今机耕道两旁全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田间地头的村民们脸上乐开了花,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图文由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