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普定县:巡出致富支撑产业 改出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11月25日08:51  来源:贵州日报
 

“白旗韭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是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响当当的致富产业。走进村里韭黄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锄草、培土、套筒、收割、包装……一切井然有序。然而这块“金字招牌”却一度蒙尘,那时的村里,成片韭菜无人管理、杂草丛生,产品卖不出去,韭黄这个“黄金产业”一度“黄”了。

“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这是十二届省委2018年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巡视时对普定县白岩镇反馈的问题。

白岩镇党委切实扛起巡视整改责任,认真开展问题原因自查。原来在2014年,韭黄村由原白旗、打油、新寨、田坝4个村合并后,地广人多,管理跟不上,加上干部思想作风不到位,导致韭黄产业逐渐凋敝衰亡。

镇党委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之基层党建这个关键,优化新建4个党支部,组织村民到先进村参观学习,请专家培训韭黄种植技术。建立实践站,采取“双岗培育”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整改,新的支部不断发挥作用,村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前软弱涣散、推诿塞责现象一扫而光,产业发展起来了,金字招牌擦亮了,老百姓富起来了,干群之间的凝聚力也加强了。

如今全村韭黄已达5600余亩,年产值180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带动贫困户409户1632人脱贫。韭黄不仅“出省”更是“出国”,远销马来西亚,真正实现了“黔货出山”。

韭黄村党委趁热打铁,举一反三抓巡视巡察整改,及时将党组织建设的整改成果转化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强大动力,扎实做好“当下改”与“长久立”的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先后探索“四驻四联”模式,织密为民服务组织网;制定“红绿灯”条款引导村民革除陋习、崇德向善;完善“一约六会”制度,扩大村民民主自治效果……持续深化巡视巡察整改,不断地举一反三,问题逐个销号落实,韭黄产业在整改中不断发展壮大,韭黄村逐步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迈进。

如今的韭黄村,因其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示范效应,又多了一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