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走基层】看山乡巨变 记录农民新生活: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三组晴隆县采访侧记

2020年09月09日12:18  来源:贵州日报
 

9月7日至8日,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三组在晴隆县展开采访。为期两天的采访中,采访团记者们聚焦晴隆县茶马镇青山村花椒产业基地、易地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普晴林场林下菌药产业基地,用笔尖和镜头记录着晴隆。

“为什么选择种植花椒?种植面积多少?”“搬迁上来后,您感觉给你带来些什么改变?”“你在这务工,一个月收入多少?”……带着一个个问题,采访团记者们从产业发展到群众新生活,再到家门口的工厂,深入挖掘山乡变化。

在晴隆县茶马镇青山村,看到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的坡地,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贺一峰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翻开一层土,底下就是石头!”。而就在这片“石头山”上,如今种满了花椒树,群众正在其中除草、施肥、修枝……

“刚刚我跟一个农民聊了一下,他们通过在花椒基地务工一年能有大概1到2万块的收入。”贺一峰说,这一片石头山上找到了这样的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可以看到贵州人民在脱贫这条路上坚强的斗志。

在阿妹戚托小镇,整乡搬迁的奇迹、配套的工厂和教育园区,一个个都展现在采访团的眼前。“来到晴隆,看到的和我以前了解的、想象中的不一样,可以看到在脱贫攻坚给这地方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和起色,特别是今天在阿妹戚托小镇这里,充满少数民族元素的建筑,十分吸引人,大人家门口就业、孩子家门口入学,都让我看到了当地政府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奋斗精神。”中国青年报社记者宁迪介绍,在阿妹戚托小镇,她主要关注的是搬迁村民们的生活,关注他们怎么去融入到新市民这样的身份中。

在晴隆县普晴林场,一朵朵红托竹荪经过“产业工人”的采摘进入烤房烘干。“来这里上班怎么样?在这里一天多少钱?以前主要是做些什么?”面对采访团记者的问题,吴琴有些腼腆,良久,才一边干活一边回道:“以前都在家带孩子,这几天孩子上学了才有空过来上班,这里离家近,每天还能去接孩子放学,上一天班一天有100块钱。”

青山村石山上“造”产业、阿妹戚托小镇家门口就业、林下菌药基地的“产业工人”,两天的采访时间,采访团记者们马不停蹄的奔走在各个点采访、写稿、剪辑视频,通过镜头和文字展示晴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点点滴滴。

“我们着重关注的妇女脱贫,在这里也找到了最好的答案,她们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在种植、养殖、手工等产业中成为‘主力军’,给家庭的小康生活带来了满满希望。”第一次来贵州的中国妇女报社总编室编辑韩亚聪对这几天的采访行程印象非常深,他说,“在晴隆县的采访中,一直被一种奋斗精神包围,在茶马镇青山村花椒产业基地,在阿妹戚托小镇,在林下菌药产业基地,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在绿水青山里找到了金山银山,在易地搬迁中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回去之后,我将会通过文字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允凤 吴采丽 匡奇燃 胡彪)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