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百里杜鹃:“党建+服务”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

2020年08月28日15:01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图书阅览室方便群众借阅。张朝虎 摄
图书阅览室方便群众借阅。张朝虎 摄

百里杜鹃管理区以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为抓手,迅速锁定全区7204户27482人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类施策、精准扶贫。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以“党建+服务”为载体,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体系,有效提升452户1899人搬迁群众生活和居住质量,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建+群团服务”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

按照“六个同步”要求,在各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安置点基层组织体系。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思路,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的建设“一构架三清单”任务为抓手,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建工作。通过成立志愿服务队伍、丰富服务内容,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服务提供有利支持。截至目前,单独建立党支部1个,联合组建党支部1个,下派党建指导员4名,建立团组织3个,在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坪子安置点建成约60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1个。组织1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脱贫攻坚青年志愿者每月轮流在安置点开展2场以上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凝聚起共建共享共治的强大合力,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

“党建+教育服务”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

按照“就近入学”原则, 要求辖区各学校第一时间建立易地搬迁户适龄儿童少年档案,建立本校接纳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入学工作台帐,全面掌握学生家庭、生活等基本情况,以便更好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努力提升搬迁群众子女就学质量,高效服务搬迁群众,不断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在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鹏程街道坪子安置点,以“四点半学校”为载体,以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志愿者自身所长,为社区孩子提供课业辅导、绘画、音乐、手工制作等志愿服务,切实解决搬迁子女放学后、周末、寒暑假无人监管的后顾之忧,让孩子们在一个向上向善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9场次,“四点半学校”服务时长244余时,参与志愿者136余人次,参与活动人数1620人。

“党建+就业服务”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五个三”总体要求,分别在鹏程街道小桥安置点、坪子安置点、百纳乡新华村幸福三村安置点、沙厂乡营竹村幸福十村安置点、大水乡高潮社区安置点、金坡乡雨灌社区等6个安置点为搬迁群众提供相应的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搬迁群众创业就业、发展产业,着力开展就业培训和企业引进,实现户户有就业、户户有收入的稳定局面。同时,由财政出资2500万元建立扶贫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增设区内公益性岗位2777个。以走访登记、宣传政策、动员培训、推荐就业、扶持创业、兑现补贴等为抓手,通过组织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专岗托底安置等方式,对全区易地搬迁劳动力开展精细化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力争每个易地搬迁劳动力掌握1至2门就业技能,确保劳动力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巩固脱贫成效,百里杜鹃管理区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除积极联系省内外企业输出劳动力就业外,还通过开办扶贫车间,就近增加就业岗位,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保障。

“党建+文化服务”增强搬迁群众认同感

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易地扶贫搬迀安置点规划和建设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百里杜鹃管理区城市规划,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在安置点建设集农家书屋、道德讲堂、远程教育、技能培训、普法教育、广电网络、文体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乡愁馆、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室等,有条件的安置点配套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广场,配套安装相应设施,确保搬迁群众能正常接受文化教育和参加各类文体活动。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将安置点建成搬迁群众的幸福家园,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截至目前,各安置点共计开展感恩教育50场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6次、开展送文艺活动下基层2次,开展各类民族节庆活动3次。(张朝虎)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