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金沙:石缝里“抠”出一片天

2020年08月28日18:0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玛瑙石如今发展的果树椪柑。何勤 摄
玛瑙石如今发展的果树椪柑。何勤 摄

在贵州境内的乌江水电站于1978年蓄水发电,奔腾的乌江水被拦腰切成两段,上游河流转眼之间成为库区,沿岸海拔760米以下的地方被淹没。

于是,曾经祖辈受惠于乌江水的马脑石,被缓缓上升的江水淹没了,马脑石人的家园、田地,包括所有的一切,在转瞬间变成了一片宽阔的水域。

在此之前,国家为乌江库区需要搬迁上万户移民修建了移民新村,但是因为依恋脚下的这方水土,“马脑石”人做出了一个统一的决定:整体后靠移至马脑石背后一个叫半坡的地方。

在马脑石人原先居住的地方,人均拥有田土3亩以上,而整体后靠后,仅剩下不到3亩粮田,余下的就是茅草和荆棘丛生的荒山荒坡。

面对失去的土地,生存问题考验着马脑石人。

事在人为,马脑石人把目光“锁”定在脚下的石山坡上。

1989年冬春时节,马脑石人拉开了“战天斗地”的序幕。

马脑石人凭着一种惊人的意志和韧性,在这个“长满荆棘布满石头的地方”,从若干石缝中抠出一捧捧泥土,然后聚拢为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一块“土地”,在荒坡上打了46900个“窝窝”,投工则达到了1.6万多人次。

而今,洒下马脑石人汗水的这片荒山秃岭果树葱郁,一窝窝果树被石块怀抱着,上千亩连成一片堡垒,横看像一盘又一盘的长城一直“套”向山顶,纵看则像玛雅人层层叠叠的金字塔。

马脑石,一个由众多愚公垒起的高度,在乌江边撑起了一个生存奇迹。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吃了上顿没下顿到今天过着滋润的日子,历经了诸多的磨难之后,马脑石人终于尝到了“苦尽甘来”的甜头,在不可能生存的石旮旯上书写生存奇迹。

“马脑石”人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用双手用智慧用毅力用执著创造出了一个比传说中的“神马”更动人更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神话”。

现在,顺乌江渡库区沿岸,到处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经果林,蜿蜒上百里,成林成片的摆布在乌江边上,构建成环乌江干流、偏岩河经果林带独具特色的“绿色半岛走廊”,成为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库区乌江流域上典型的移民窗口。(何勤 曾加录)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